当前位置:首页 > 小儿淋巴管瘤,可进行介入治疗

小儿淋巴管瘤,可进行介入治疗

曹键副主任医师

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一名3岁的儿童,因颈部出现肿块且伴随疼痛的症状入院,经过彩超检查,发现右侧颈部皮下可见近卵圆形包块,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未见明显毛刺状炎性侵润征象,周围可见淋巴结影,结合血常规检查,确诊为淋巴管瘤。进行介入治疗后,再使用抗感染的药物,症状得到控制。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3岁

【疾病类型】淋巴管瘤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2/6/12

【治疗方案】介入治疗+阿莫西林颗粒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5天,三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病情已得到控制,身体症状基本消失


一、初次面诊
患者的妈妈一脸愁容的进入我的诊室,她说在3天前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发现孩子的颈部有一个包块,当时还以为是被蚊子咬的,但是也不见孩子抓挠,她就按了一下,结果孩子就哭了。之后就没有继续按压,以为就是生理性的包块,能够自行的缓解,但是已经过去3天了还是没有,甚至隐隐有增大的情况,于是来就医。
二、治疗经过
听了患者妈妈的描述,我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右侧颈部有一个鹌鹑蛋大小的包块,按压有疼痛感。我对患者的妈妈说,孩子这个包块可能是囊肿,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于是我对患者进行了血常规检查、彩超检查。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患者的白细胞和中线粒细胞的数值有所上升,提示体内有病原体的迹象。彩超检查的结果显示,患者的右侧颈部皮下可见近卵圆形包块,约3.65x1.45x2.71cm,病灶周边部为中高回声实性影,回声不均匀,中间部为不规则无回声灶,范围约1.44X0.8X0.8cm, 压之变形不明显,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未见明显毛刺状炎性侵润征象,周围可见淋巴结影。彩色显示实性结构内未见明显血供存在。超声提示:右侧颈部皮下囊实性包块。根据检查的结果,确诊为淋巴管瘤。患者的妈妈被吓到了,已经红了眼眶。我赶紧安慰道,目前看着是不严重的,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患者的妈妈同意进行手术治疗,我选择了介入治疗,效果较好,在手术中,抽取出了透亮的红色液体,我还给患者开了抗感染的阿莫西林颗粒进行治疗。

三、治疗效果
经过5天的住院治疗,患者的身体基本恢复,每次我去检查都会对着我笑,好像是知道我给他做的手术。我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患者的颈部恢复情况较好,也没有出现被感染的情况,综合检查的结果,达到出院的标准,我准许患者出院,并告诉患者在3个月后来复查一次。
四、注意事项
看着患者的妈妈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我也不禁感到开心,因为小朋友真的很可爱。我也告诉患者的妈妈,如果回家后孩子有什么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在恢复期间,还要保持营养摄入均衡,可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和身体健康。还要多带孩子晒太阳,可以促进钙质的合成,补充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五、个人感悟
淋巴管瘤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如果及时的治疗,一般是不会对儿童的身体造成太大的损伤的。好在,患者的妈妈在发现异常后就带着孩子来医院了。我很欣慰,因为有的妈妈就是不够果断,进而延误了病情,导致病情加重。所以,还是建议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