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药物治疗配合心理疏导,帮助治疗结节性痒疹

药物治疗配合心理疏导,帮助治疗结节性痒疹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山东省立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在半年前,一名16岁的男性患者的右侧前臂、腰背部无诱因出现红色丘疹,伴有瘙痒。期间反复用手抓挠,后出现若干结节,结合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确诊为结节性痒疹。患者使用卤米松乳膏和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来治疗,同时配合心理疏导。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注意日常护理即可。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16岁

【疾病类型】结节性痒疹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就诊时间】2020/7/15

【治疗方案】卤米松乳膏+盐酸依匹斯汀胶囊+心理疏导

【治疗周期】药物治疗4周,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好


一、初次面诊
一个炎热的上午,我正在坐诊,接诊到一位身穿黑蓝色校服的男性患者。据患者自述,今年16岁,是一名高中生,在半年前,他的右侧前臂、腰背部无诱因出现红色丘疹,伴有瘙痒。期间反复用手抓挠,后出现若干结节。他曾自行涂抹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来治疗,但瘙痒常反复。一天前,因瘙痒发作,用力抓挠右侧前臂过度,抓破结节,流出红色液体,他的母亲发现后,带着他前来就诊。我让他将右侧前臂和腰背部的衣服拉起,粗略地查看了一下患者的症状,考虑是结节性痒疹。

二、治疗经过
我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皮肤检查,右侧前臂和腰背部可见若干绿豆至豌豆般大小的结节,部分结节有结痂,伴有剧烈瘙痒;其次检查了血常规检查,无异常指标;然后进行皮肤镜检查,淡黄色背景下可见淡红色突起,局部可见毛细管或白色鳞屑;最后进行皮肤真菌镜检,结果为阴性。此外,我观察到患者的身材偏瘦小,根据患者母亲自述,他喜欢吃油炸的食品,很少吃蔬菜和水果,饮食结构较为不合理。综合各项信息,最终确诊为结节性痒疹。
我向患者及其母亲说明了病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我还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和既往病史,患者都否认了。随即解释了我的治疗方案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疏导为辅。患者及其母亲沟通再三,期间我也多次向他们解释治疗方案的合理性,最终患者及其母亲表示理解,并同意了我的治疗方案。
我给患者开具了卤米松乳膏外用和盐酸依匹斯汀胶囊口服,卤米松乳膏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表皮增生、收缩血管及止痒等作用;盐酸依匹斯汀胶囊的抗过敏作用较强。除此之外,鉴于患者的年纪比较小,而且自己对于身体的症状感到自卑,我也安排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他介绍结节性痒疹的特点、治疗疗程等,让他对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告诉他要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对治疗有信心。
三、治疗效果
患者积极配合我的治疗,按时使用药物,治疗效果明显。用药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右侧前臂和腰背部的瘙痒程度减低,次数减少,睡眠、学习质量提高,结节体积减小。用药4周后,右侧前臂和腰背部的结节数量明显减少,偶见瘙痒,患者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整个人明显开朗不少,人也很精神。整体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及其母亲都比较满意。
四、注意事项
虽然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但是病情容易反复,所以我还是仔细嘱咐患者注意以下事项:
1.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止蚊虫叮咬,外出时可以常备驱蚊水。
2. 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性,注意改善饮食的卫生状态,少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3. 如果瘙痒发作,尽量少用手抓挠,或者用其他物品摩擦,也要避免热水烫、冷水洗等行为。
五、个人感悟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我有一些感悟,结节性痒疹是一类慢性的、无传染性的皮肤病,起初多出现红色丘疹,伴有剧烈瘙痒。如果不控制抓挠行为,皮肤会进一步发展为结节。患者遇到这种情况后,除了及时就诊、检查之外,也需要做好事先处理,比如用手轻轻、多次拍打患处来缓解瘙痒,或者通过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