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腿部出现异常,小心是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在捣鬼

儿童腿部出现异常,小心是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在捣鬼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一名10岁的儿童,因小腿后侧肌肉肥大,走路鸭步,踮脚尖,容易摔倒就医,家属自述不明确家族病史,药物敏感史。经过检查,患者出现缓慢进展的四肢近端无力,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和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进行肌肉活检,确诊为肢带型营养不良。采取康复治疗,物理治疗和饮食调理,患者逐渐好转。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10岁

【疾病类型】肢带型营养不良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8/18

【治疗方案】康复治疗+物理治疗+饮食调理

【治疗周期】1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病情已得到控制,患者逐渐好转


一、初次面诊
“医生,你看看我儿子这是怎么了,最近一直吵着腿疼,走两步路就摔,这都摔得鼻青脸肿的了,骨科那边让来你们这里看。”我听到患者家属的声音后,这才注意到一直安静坐着的患者。由于是夏天,穿着短裤,可以清晰地看到患者的小腿不正常肿大。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患者的小腿无触痛,柔软,患者出现缓慢进展的四肢近端无力,血清肌酸激酶升高,为3393.00U/L,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进行肌肉活检,显示患者的肌肉中营养物质缺乏,确诊为肌营养不良。

二、治疗经过
家属显然没有想到患者竟然得了这个病,当我说可以遗传的时候,家属这才想起来,患者的爷爷在50多岁的时候出现莫名的瘫痪。接着家属问我要如何治疗。我说你们来得及时,现在还不到使用药物的地步,可以进行康复治疗,定期来医院进行训练,可以锻炼患者的肢体力量,尤其是小腿部位的力量。还有物理治疗,可以进行按摩、针灸等方式促进患者腿部的血液循环,进而缓解局部血液堵塞的情况。考虑到患者的年纪小,还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支撑,所以还要进行饮食调理,每日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摄入,可以多给患者食用牛奶、鸡蛋、牛肉等食物。
三、治疗效果
经过1个月的治疗,患者来医院复诊,可以看得出患者走路的姿势有变化。家长还录了视频,可以更加直观地看见,患者走路鸭步,踮脚尖的情况在逐渐改善。测量患者小腿围,腿围明显下降了3厘米。患者说,现在走路一点都不累了,也有力量。我对患者进行血清肌酸激酶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数值降低,接近正常值。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逐渐恢复健康,我作为医生还是很欣慰的,但是考虑到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我叮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事项。首先需定期带着患者来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如果在治疗期间出现身体不适,需要及时就医。还要每日进行适当的锻炼,但不可以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导致局部肌肉受到损伤。在饮食上,除了要多吃含有钙的食物,还要多吃蔬菜、水果等食物,需保持营养摄入均衡,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并且,家长和患者都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地进行治疗。
五、个人感悟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是以累及骨盆带和肩胛带肌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组遗传性肌肉病,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一种,一般表现为骨盆带肌肉萎缩、腰椎前凸,步态呈鸭步,上楼、蹲起、跑步困难等症状。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是一种遗传病,若有明确的家族史,家长需引起重视,定期就医进行筛查,如果出现不适,可以及时地进行治疗。好在患者治疗及时,在治疗之中,逐渐的恢复健康,希望患者可以健康长大。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