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性患肠道肿瘤,手术治疗配合药物治疗重获健康

男性患肠道肿瘤,手术治疗配合药物治疗重获健康

曹键副主任医师

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因为长期便血,一直无法好转,于是来院进行肠镜检查、腹部增强CT检查,并且最终被确诊为良性肠息肉,综合考虑下采取腹内镜下息肉摘除术来治疗,配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药物治疗后,患者不适的症状逐渐消失,预后较好,患者对治疗的效果非常的满意。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34岁

【疾病类型】肠道肿瘤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12/21

【治疗方案】内镜下息肉摘除术+药物治疗(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治疗周期】术后住院治疗7天,长期随访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便血的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患者来到我的诊室就诊,自述今年45岁,是一位公务员,每天的工作除了处理公务,就是看书、喝茶,并且没有吸烟、喝酒的习惯,但是从半年前开始,只要是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会出现便血的症状,并且颜色鲜艳,血量还比较多,看着很吓人,刚开始以为是痔疮复发,用了痔疮栓治疗,但是症状一直反复出现,无法完全消失,于是在家人的劝说下来到我院问诊。我安排患者进行肠镜检查,检查结果发现在横结肠近肝区的肠道上存在一个巨大的带蒂的肠道息肉,大小约40mmx30mm,表面结节样不平,质脆,触之易出血。我随后安排患者进行腹部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在横结肠的肠壁上发现有一团块附着,并且没有出现肝区转移和扩散。我随后取部分肠道息肉组织进行活体组织检查,检查结果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为癌前病变。所以患者被确诊为良性肠息肉。

二、治疗经过
由于现阶段患者属于良性肠息肉,并没有出现肝区转移,属于癌前病变,所以可以采取手术切除,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我将这个治疗思路与患者沟通后,获得患者的赞同。于是我为患者排除手术的禁忌症,完善术前的相关检查,采取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在息肉底部用电刀缓慢将息肉切除,手术过程非常的顺利,耗时约1个小时,术后安排患者返回病房,监测其生命体征。并且为了防止出现术后感染,我给患者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该药物可以抑制细胞分裂和生长,具有杀菌、抗炎的作用。
三、治疗效果
患者术后经过7天的治疗,患者自述大便带血的症状逐渐消失,并且精神状态佳,进食状况和睡眠质量较好,使用药物后未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我通过对患者查体发现术后创口愈合良好,复查肠镜未出现异常,并且手术创口未出现感染,于是拆线后,我准予患者出院休养。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认为治疗非常有效,看着患者的日渐好转,我的心里非常开心。
四、注意事项
患者经过收缩治疗后恢复较好,作为医生,看着患者的康复是我最大的喜悦,但是术后患者需要经历一个恢复期,所以我叮嘱患者需要注意以下这些事项:
1.患者需要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避免久坐,在生活上要改掉不良习惯。需要多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2.术后不可懈怠,手术之后每间隔3个月复查一次肠镜,并且进行自我监测,出现便秘,大便带血等异常的情况,一定要尽早来院进行诊治,不可拖延。
3.患者需要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止术后肠粘连。
五、个人感悟
患者出现便血的症状时,没有引起重视,来我院就诊时症状已经比较明显,我通过对患者进行多项检查后,将其诊断为良性肠息肉,随后通过手术切除息肉组织,并且术后配合药物治疗来消炎和预防感染,所幸属于良性,患者预后较好。由此可见,良性肠息肉属于肠道肿瘤中的一种,是从肠黏膜表面突出至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可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该疾病一般采取内镜下微创治疗,这种治疗的方法具有安全、痛苦少、简单的优点,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式。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