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反复便血可能患结肠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很关键

反复便血可能患结肠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很关键

曹键副主任医师

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因为反复便血,并且排便次数增多,来院进行腹部CT检查、肠镜检查,并且最终被确诊为乙状结肠癌,综合考虑下采取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来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早期的乙状结肠癌,未出现转移,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逐渐消失,并且预后较好。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34岁

【疾病类型】结肠恶性肿瘤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10/20

【治疗方案】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治疗周期】入院治疗15天,长期随访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排便次数增加、反复便血的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患者来到我的诊室治疗,自述是一位工人,平时身体状况比较好,没有基础疾病,也没有家族遗传疾病,在来诊前的2个月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的便血,大便表面带血,并且量较多,颜色鲜红,刚开始以为是痔疮出血,未及时治疗,最近症状逐渐加重,于是来我院就诊。我让患者进行腹部CT检查,提示乙状结肠肠壁不规则增厚,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浆膜面稍毛糙,提示可能存在肿瘤性病变,肺部、肝脏等未见肿瘤转移征象。我让患者做肠镜检查,结果显示距患者肛门19-22cm见环堤样溃疡型新生物,提示为乙状结肠癌。最后患者确诊为乙状结肠癌,并且暂未发现远处转移的情况。

二、治疗经过
手术是治疗乙状结肠癌的主要手段,所以我首先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我将这个方案告知患者后,取得他的认可。术前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传染病筛查等检查,均未见手术禁忌症,让患者在全麻的状态下采取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肿瘤位于乙状结肠中段,直径约3cm,占据管腔1/3圈,肿瘤侵及浆膜层,无外侵。术后送部分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脉管未见明确癌侵犯,神经未见癌侵犯,淋巴结未见癌转移,提示为乙状结肠癌,未出现转移。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休息,监测生命体征。
三、治疗效果
患者术后经过15天的住院治疗,患者自述术后大便次数恢复正常,便血的症状消失,并且精神状况良好,进食正常。我对患者进行查体发现术后创口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和渗液,并且恢复的很顺利,拆线后准予办理出院。患者对治疗的效果非常满意,很高兴治疗及时没有出现癌转移,我看着患者的好转,也为他松了口气,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
四、注意事项
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恢复较好,并且病理检查结果较好,没有出现癌转移,我从心底为患者的健康逐渐好转而开心,但是术后患者的机体抵抗力较弱,后期护理非常关键,所以我叮嘱患者需要注意以下这些事项:
1.患者需要多吃富含多种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和粗粮,促进机体的康复。
2.患者回家后注意休养,避免过度劳累,一定要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
3.患者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返院复查,并且进行自我情况的监测,如果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积极返院治疗。
五、个人感悟
患者因长时间的反复便血和排便次数增多来院就诊,经过检查后被诊断为乙状结肠癌,属于结肠恶性肿瘤,但是经过手术治疗后,并且行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未出现癌转移,预后较好,病情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控制。乙状结肠癌是发生在乙状结肠的恶性肿瘤,如果在早期只是局限性肿瘤,并且没有发生转移,一般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后,治疗效果较好;如果以及发生扩散和转移,则会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可选择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控制,并且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