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乏力、心悸的幕后黑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乏力、心悸的幕后黑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欧晋平副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年龄62岁,因感冒来就医,自述低热持续半个月左右,伴有乏力、心悸等症状,经血常规检查后发现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异常,于是由急诊转来我科室就诊,随后进行骨髓穿刺试验,确诊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进行化疗,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化疗结束后长期使用中药调理,治疗后患者血常规指标有所好转。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2岁

【疾病类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9/1/27

【治疗方案】化疗(注射用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氯化钠注射液)+药物治疗(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甲氧氯普胺片)+中药治疗(人参、焦白术、茯苓、猪苓、生甘草、青黛等)

【治疗周期】化疗14天,长期中药治疗

【治疗效果】贫血症状改善,血红蛋白值有所上升


一、初次面诊
患者进入诊室时,情绪比较低落,问:“医生,我的病是不是很严重,刚刚急诊医生说可能是白血病……”原来,这位患者是由急诊转来我科室的,看到患者的血常规报告,显示白细胞19.66×10^9/L,血红蛋白111g/L,血小板29×10^9/L,考虑白血病可能。随后据患者自述,自己已经62岁,这几天降温,就有点感冒,在家测体温发现有点低烧,自己最近又感到全身乏力,还有心悸、心慌的情况,就挂了急诊,心想治治感冒。
了解到患者症状后,为了进一步确定病因,明确是否为白血病,我又让患者进行了骨髓穿刺试验,结果显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细胞的比值为2.43:1,粒系细胞增生减低,单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考虑为慢性粒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象。血涂片检查以白细胞的数量分布增多,偶见幼稚细胞及原始细胞,单核细胞的比例占51%,于是确诊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二、治疗经过
患者确诊后,情绪更加低落,我安慰患者此时需要放松心态,积极治疗,才能更好地促进身体恢复,同时我也帮助患者通知患者家属,在患者家属来到医院后,我就治疗方案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了详细沟通,由于目前骨髓配型还没有成功,所以需要先进行化疗,控制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发展,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化疗后可以使用中药来长期调理。于是在排除禁忌证后,给予患者注射用阿糖胞苷与高三尖杉酯碱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化疗,化疗期间使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护胃,甲氧氯普胺片止吐,化疗结束后使用人参、焦白术、茯苓、猪苓、生甘草、青黛、当归、生地黄、赤芍、白芍、川芎、生阿胶、醋龟甲、红景天、酒黄精、枸杞子、炙黄芪、炙淫羊藿、盐菟丝子、酒山茱萸、五味子、地榆炭、蜈蚣、酒肉苁蓉、酒女贞子加水煎服,以增强患者身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作用。
三、治疗效果
最初患者在确诊时,有明显的低热、乏力、心悸等症状,血常规有贫血表现。患者在进行化疗时,有呕吐、恶心、头晕等不适反应,经上述药物治疗后好转,化疗结束后,患者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数值较低,血红蛋白值较低,有全身乏力症状,于是使用中药继续治疗。在服用中药三个月后,患者复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值有所上升,贫血症状逐渐缓解,有轻微乏力症状,但患者精神状态好转。
四、注意事项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贫血症状,这也是患者乏力、心悸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也嘱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化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所以患者在回家后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同时按时服用中药,以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
2.患者在饮食上还需注意营养均衡,可以适当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便后续治疗。
3.除此之外,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慢性髓系白血病,所以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一旦出现发热、不明原因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五、个人感悟
慢性髓系白血病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多个分型。该患者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在骨髓象上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虽然这种白血病的分型比较少见,但是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也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目前,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支持治疗、化疗及骨髓移植,经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提高,生存期也会相应延长。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