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口腔出现溃疡,没想到竟是副肿瘤性天疱疮导致的

口腔出现溃疡,没想到竟是副肿瘤性天疱疮导致的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山东省立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一位47岁的男性,在半年前口腔多处出现了溃疡,并伴有疼痛感,并且手掌处也出现了散在的水疱、皮疹,伴有瘙痒感。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我院就诊。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最终确诊为副肿瘤性天疱疮,通过积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后,患者溃疡、水疱、皮疹等症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47岁

【疾病类型】副肿瘤性天疱疮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就诊时间】2020/5/3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硫唑嘌呤片)

【治疗周期】药物治疗4个月,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明显,无复发情况


一、初次面诊
患者在半年前发现口腔有多处出现了溃疡,并且还伴有明显的疼痛。而且不久后,他还发现手掌处也出现了一些散在的水疱、皮疹,同时存在瘙痒感,所以患者决定还是来医院看看是怎么回事。另外在询问既往史时,我还得知患者在前些年检查胸部CT确诊有肿大淋巴结,但未作处理。综合患者的情况,我对其进行了查体,发现该患者舌边缘见多处溃疡面,唇黏膜见片状糜烂面和渗出,四肢见散在水疱。于是我让对患者进行了病理检查、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胸部CT检查,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轻度角化过度,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散在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结果显示基底膜带IgG(+);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右前纵隔内肿块,存在巨淋巴结增生的可能,双肺散在少许炎症,双肺上叶多发性肺大泡。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检查结果,我初步诊断为副肿瘤性天疱疮。

二、治疗经过
我将检查结果告知了患者,让他在通过药物治疗皮损症状的同时,还需要去胸外科通过手术清除淋巴结。患者及患者的家属听了我的话后也表示,无论有多困难,都会积极的进行治疗。首先我给患者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该药主要可以用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以及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有调节免疫、增强机体抗感染的作用,其次,还给患者使用了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该药可以治疗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有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另外,患者还去胸外科做手术,清除了颈部淋巴结,术后继续予以患者上述药物,并在一个月后,还给患者开具了硫唑嘌呤片来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
三、治疗效果
在治疗的第一个月,药物的效果就比较显著了。我发现患者皮肤糜烂面大部分消退,不过口腔黏膜内仍有糜烂和疼痛的现象,影响正常的进食,于是我又给继续给患者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在积极使用药物的第两个月,我发现他的皮疹以及黏膜糜烂已经基本消失了。治疗的第四个月,来医院复查胸部CT未见异常,并且口腔黏膜溃疡和皮疹无复发情况。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身体逐渐趋于好转,为此我也感到非常的开心。在他来医院复查的时候,我又给他交代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每天要勤刷牙,饭后漱口,避免进食过硬食物,注意保持口腔处的清洁、卫生。
2.要保持皮损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用手抓挠皮肤,也不要使皮肤长期受到摩擦或曝晒,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出现感染的情况。
3.平时要尽量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牛肉、鸡蛋、排骨、奶制品等,保证机体每天能量摄入充足。
五、个人感悟
副肿瘤性天疱疮是一种与肿瘤伴发的天疱疮病变,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黏膜糜烂以及多形性的皮肤损害,通常与自身免疫有关。而本案例的患者很可能就是因为颈部出现了淋巴结肿大,从而使免疫内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而引起了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需要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并且还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的肿瘤性病变,一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的发展。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