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需谨慎,药物治疗来控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需谨慎,药物治疗来控制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因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来院就诊,经查体、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血脂检查后,被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我给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片、螺内酯片、厄贝沙坦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预后较好。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5岁

【疾病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就诊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19/2/11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阿司匹林片、螺内酯片、厄贝沙坦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瑞舒伐他汀钙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个月,长期复诊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心慌、胸闷等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患者今年65岁,自述一直患有高血压3级,病情长期用药控制。在6年前进行全身体检时被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因没有明显的症状,未引起重视,没有服用药物治疗。但是在2个月前,突然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随着时间推移,症状开始加剧,昨天突然又开始心慌、胸闷,伴随双下肢水肿,所以来到我院治疗。我随后给患者进行查体发现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律齐,心率95次/分,心音低,双下肢轻度水肿。我建议患者入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来明确病因,并且联系家属来院陪同。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我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查体,发现血压最高可到达180/110mmHg,我给患者完善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ST-T异常,左室面高电压,随后让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提示节段性室壁运动不良,左室内径扩大,二尖瓣存在中度返流,左室充盈异常。我给患者完善血脂检查,提示总胆固醇3.65mmol/L。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综合考虑下,我决定给予患者药物对症治疗,配合常规护理来治疗。我和患者以及家属沟通后,获得他们的认同。我给予患者护理常规,一天三次测量血压,要求患者保证低盐、低脂的饮食,给他使用阿司匹林片,该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患者发生心肌梗塞、暂时性脑缺血或中风的发生率。我还给患者使用螺内酯片,该药物为保钾利尿药,可以预防患者因服药导致低钾血症。考虑到患者存在高血压3级,我给患者使用厄贝沙坦片来降血压。随后我还给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该药物可以使冠状动脉扩张,使冠脉灌注量增加,从而舒张血管,并且给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来调节血脂。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进行严格的体征监测,如果出现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一定要及时更换药物。治疗周期暂定为1个月,后期病情稳定可出院,出院后需要继续用药,并且长期复诊。

三、治疗效果
患者经过1个月的住院治疗后,自述心慌、胸闷的症状消失,双下肢水肿缓解,未出现用药后明显的不适症状,进食和睡眠状况良好。随后我让患者复查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缺血明显好转,病情稳定,我准予患者出院调养,并且叮嘱他需要继续用药,长期复诊。患者表示对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我看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倍感欣慰。
四、注意事项
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我也为患者感到高兴。但是该疾病需要长期用药,病程较长,我害怕患者出院后不注意,导致病情加重,所以我反复叮嘱患者及其家属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1.患者回家后要注意保持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控制好血压。
2.患者需要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心肌供血,增强心脏的耐受能力。
3.患者需要避免摄入过多的液体,定期到门诊复查钾、钠、氯,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
4.患者需要遵医嘱用药,长期复查,如有异常,要积极就诊。
五、个人感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原因尚未明确,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等,患者在6年前查出该疾病,由于没有症状,所以没有积极治疗,造成病程发展,使得症状加重。所以大家在体检时,如果查出健康问题,无论是否有明显的症状,都需要及时去医院就医,并且按医嘱服药,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造成症状加重。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