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离性障碍难以鉴别?多种量表来助你!

分离性障碍难以鉴别?多种量表来助你!

吴成副主任医师

中医学重庆市中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在一周前出现了神情恍惚、莫名傻笑、突然嚎啕大哭等情况,患者家属见患者情况比较严重,遂送来医院就诊,我给患者进行检查,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随后让患者填了两种量表,最终确诊为“分离性障碍”,之后给予患者药物+心理的治疗方式,经过治疗后,患者无明显精神症状,病情趋于稳定。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22岁

【疾病类型】分离性障碍

【就诊医院】重庆市中医院

【就诊时间】2020/5/14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阿立哌唑片)+心理治疗

【治疗周期】治疗一个月,门诊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无明显精神症状,病情趋于稳定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被家属拖拉进就诊室的,初次见患者时,患者时而大喊大叫、时而手舞足蹈,还念叨自己是天上的神明,身边的人都在监控他。之后我从家属那里了解到,患者是一名研究生,之前在上课时突然出现莫名傻笑、嚎啕大哭等情况,学校老师给予积极的关心,但并没有改善不良情况,最终只有将患者接回家进行治疗,我还从家属口中了解到,患者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比较僵,患者爸爸喜欢发脾气,患者妈妈有较强的控制欲,时刻想要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干什么。看见患者有些疯癫的行为举止,我先稳定好家属的情绪,并让患者先配合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治疗。
二、治疗经过
我看见患者比较疯癫的表现,还想到患者的家庭氛围并不和谐,在这种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往往会有性格上的缺陷,我猜想患者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心理因素引起了“分离性障碍”?我先给患者进行了血常规、头颅CT、腹部CT检查,均未见异常情况。患者做完检查后告诉我记不清自己是怎样来的医院,我意识到患者发病时存在一定的意识障碍,而意识障碍常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分离性障碍,身体检查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为了明确病情,我给患者做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结果显示患者敏感性、怀疑性的分数高,幻想性、忧虑性的分数偏高。为了更客观地进行评估,我还让患者做了分离体验量表,结果显示提示分离性障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量表结果,最终我诊断患者为分离性障碍。我将相关病情告诉患者及家属,并建议患者立即进行治疗,患者和家属表示愿意配合我的治疗。针对患者的情况,我开了阿立哌唑片,这种药物可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抗精神分裂的效果,对于分离性障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我还让患者每周进行2次心理治疗,以精神动力学疗法和认知行为治疗为主,帮助患者坦然地接纳自己的症状,减少自我暗示,并帮助他利用语言和绘画表达压抑的情感。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分离性障碍的病情发展。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分离性障碍的情况比较严重,经过两周左右的治疗后,我观察患者的行为举止,发现患者无明显的精神症状,但患者的自我暗示仍然很强,反复思考自己应该下一秒怎么做,我感受到了患者的过度“自恋”,进一步发现了他性格的缺陷,便通过面质的方法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不健康自恋以及形成的原因,又经过两周的治疗,我发现患者日常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没有再次出现分离性障碍的情况,可见患者的病情趋向稳定。
四、注意事项
给患者讲完治疗方式后,看见家属焦急的神情,我内心也很担忧患者的生活状态,于是,我叮嘱患者及家属以下注意事项:
1.家属平时应注意不要过度刺激患者情绪,如果患者病情发作,不要强制患者冷静,应给患者一定的私人空间。
2.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鬼,平时不要胡思乱想,可以听音乐放松心情。
3.患者平时应按时用药,不可以擅自停药,还要定期来医院进行心理治疗,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及时跟我联系。
五、个人感悟
分离性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该患者出现精神异常的情况和他所处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妈妈较强的控制欲,爸爸的暴脾气,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在现代社会中,有不少患者的分离性障碍与家庭因素及亲子关系有关,我希望各位家长能够营造健康的家庭模式和教导方式,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可以有效预防分离性障碍的发生。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