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控制病情不吃饭易发恶疾
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的,会非常的注意自己的饮食,尤其是主食吃的很少,因为主食里面有很多的糖分,很多的老年人为了控制自己的病情就会少吃饭,其实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其他的疾病的,老年人要注意了。
可能有人会说,每天少吃点儿,甚至一天少吃一两顿饭,不正是为了快速减重,让身体更健康吗?事实上,这种饮食方案或许短时间能达到减重的目的,但长远看很难维持,且对身体危害很大。
首先,主食过少对普通人或糖尿病患者都有害处。粮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粮食消化后形成的葡萄糖会直接进入血液,作为能源提供给全身的肌肉和脏器使用,包括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粮食吃太多,确实会升高血糖,但如果连最低需要量都满足不了,也会给脏器功能和*健康带来损害。
比如,吃主食过少的人常有脑功能下降的表现,也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另外,为了补充主食没吃够引发的能量缺乏,人们会本能地用多吃肉类等方式来补偿,而肉类摄入过多又容易导致动脉硬化的过早发生。我曾有一位患者,长达10年几乎不吃主食,以牛肉为主,结果60岁不到,就发现身体多处大动脉狭窄,放了多个支架才保住性命。
其次,糖尿病患者主食吃太少,更易发生低血糖或出现低血糖症状,也更容易产生脑功能和其他身体方面的损害。在使用降糖药的情况下,当主食减少,副食不增加时,开始低血糖较多,而1~2个月后,低血糖的发作会减少,进入交感兴奋状态,其表现为餐后3~4小时浑身发热、心慌、情绪容易激动、失眠、对声音或突发事件过激等。同时,还有身体软弱无力、易困、脱发、皮肤粗糙、记忆力下降等表现。此时测血糖往往并不低,因为“低血糖”变得更隐匿,更多地表现为脑组织内的能量缺乏。如果长期如此,脑组织缺乏能量供应,会使脑细胞的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形成老年痴呆。
最后,在门诊中,我注意到有一类情绪异常患者,他们或情绪低落,或紧张焦虑。这可能与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科疾病有关,也有可能与主食吃太少有关。如果让这类患者适当增加主食量,减少可能发生的低血糖,他们的情绪状态甚至睡眠都可能明显改善,也能因此摘掉抑郁症或焦虑症的帽子。
不过,你肯定会担心,主食多吃一口,血糖都会升高,这怎么办?其实,这就是糖尿病的本质,对糖的调节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主食应该越少越好,主食的量至少要保证每天5~6两,如果运动量大的话,还可适当增加。当血糖升高时,可以采取分餐、增加餐后运动、调整降糖药等方法应对,万万不能因“糖”废食。主食并非“洪水猛兽”,老年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可比正常人标准略宽,因此更无需过度紧张。
老年人要注意病情的控制,但是不能说为了治病就不去吃饭了,吃饭是正常的补充身体的营养和能量的,老年人要合理的治疗疾病。
好文推荐:
-
老年人糖尿病注意事项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占多数。糖尿病人有很多饮食禁忌和护理要求,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
-
糖尿病的症状表现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
-
老人如何预防糖尿病?生活中老人要注意糖尿病的预防,注意合理的饮食,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少吃油腻的食物,控制热量的摄入量,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
-
糖尿病会引发哪些并发症?糖尿病也会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糖尿病也会增加糖尿病眼病的发病几率,糖尿病会对眼睛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更容易导致白内障和青
-
糖尿病的老人吃什么好?种食物不要错过!对于一些糖尿病的老年人来说,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饮食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的,那么糖尿病的老人吃什么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