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要警惕照顾老人六误区

子女要警惕照顾老人六误区

老年人晚年的时候一旦生病,就可能有很多的后遗症,卧床不能起来,需要家人照顾是常有的事情,还有就是,老年人的行动不是很方便,需要子女的照顾,但是照顾是需要很多的技巧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人一旦上了年纪,身体各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老,也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鉴于此,子女们就应当多花些心思来对老人进行护理与保健。不过,大家在护理老年人时也很容易陷入一些对老人健康有害的误区。那么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照顾老人的误区都有哪些吧。

误区一:老人家走路慢很正常

调查发现,高达78%的人误以为老人家走路越来越慢是正常的。但事实并不是如此。老人走路慢,一方面有可能是体力衰退,另一方面可能存在隐患。比如平衡感弱、关节疼痛或者视力变差。如果是这些原因造成,应该及时带老人去医院就诊。

误区二:跟老人家说话要拉高声调

56.6%人以为在老人家耳朵旁尖声大喊,就能让耳背现象愈来愈严重的老人家听得清楚。其实,这样的做法反而会造成反效果。照顾老人家时声音可以大声,但应用“低沉”的音调、较慢的速度,才能让长辈听得清楚。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理疗科副主任医师庄平表示,和老人说话最好采用“抚摸法”,比如搭着他的肩膀或者摸着他的手,让他存有安全感,会听得更清楚。

误区三:年纪大了晚上就会睡不好

52.2%的人误以为年纪大了晚上就会睡不好,实际上,因为生理变化,老人家睡眠时间会发生提早的“相位移前”现象,换句话说,老人晚上梦多、起床早,都很正常,并不意味着睡眠质量不好。

好文推荐:

哪些疾病症状暗示老年人患有癌症>>>

老年人从多少岁开始掉牙齿 >>>

老年人要警惕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 >>>

知道吗花椒除了吃还可以治老寒腿 >>>

老人吃肉养生关键是选对烹调方法>>>

适合老年糖尿病人吃的水果大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