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让结肠息肉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让结肠息肉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曹键副主任医师

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位生活习惯较差的患者出现了腹泻、大便带血等症状,给他做查体结果为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7次/分,无痛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降结肠、乙状结肠各见一枚约0.5x0.5cm的息肉,表面光滑,可以判断他患上的是结肠息肉。患者在进行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以及使用药物后,大便正常,未出现腹泻、便血等症状。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47岁

【疾病类型】结肠息肉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9/11

【治疗方案】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注射用头孢西丁钠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一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大便正常,未出现腹泻、便血等症状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名装修工人,平时没什么爱好,就喜欢空闲时和工友聚在一起抽烟、喝酒、吃烧烤。三天前他出现了腹痛、腹泻等症状,有时大便还带血,以为消化不良导致的,患者自行买了健胃消食片吃,并没有起到治疗效果,甚至还出现黏液血便的情况。患者的妻子认为几天了他的大便还是不正常,于是让他赶紧到医院检查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来到我们医院就诊。在和患者的交流中,我发现他神志清醒,精神状态尚可,我就给他做了个查体,他两肺的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7次/分,安排患者做的无痛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降结肠、乙状结肠各见一枚约0.5x0.5cm的息肉,表面光滑。我结合患者的症状以及检查结果,可以判断患者患上的是结肠息肉。

二、治疗经过
患者在得知他患上的是结肠息肉,告诉我他一辈子没怎么生过什么大病,怎么就患上了这种病。我安抚患者道,让他不要过于担心,他可能是平时的生活习惯不太好,吃了什么不卫生的食物患上的,结肠息肉患者一般吃药是不能痊愈的,建议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患者在了解手术风险及注意事项后,同意进行手术。我给患者做了术前检查,了解到他并无手术禁忌症后,决定进行手术。患者麻醉后,于结肠息肉基底注射氯化钠溶液后,形成液体垫,使要切除的息肉隆起,然后对黏膜进行剥离和切除,我见术后残端无出血后,予以钛夹夹闭创面,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给患者使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来止血,由于患者术后因为疼痛一直呻吟,我便让他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来止痛,此外为了避免伤口感染,我还给患者使用了注射用头孢西丁钠。
三、治疗效果
给患者进行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第一次排便未出现大便变黑的情况,并且术后的一周内,患者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情况。由于一周后他自述疼痛明显得到缓解,我便停止给他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患者认为身体恢复不错,于是向我提出想要出院,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基本稳定,便常规检验、血常规检查等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于是我同意他出院。
四、注意事项
由于患者的身体恢复不错,以及他的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我十分开心,但是一想到患者出院后,可能又会有抽烟、喝酒等行为,因此在出院前,我叮嘱他平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不要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2.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要原则,少吃咸菜,少吃高盐、高脂的食物,比如烧烤、肥肉等。
3.患者身体恢复不错时,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慢跑等,促进身体恢复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五、个人感悟
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上的隆起性病变,其症状主要与息肉的大小、数量等因素有关,早期患者由于症状不明显,一般是在做肠镜检查的过程中被发现,当病情进一步发展,随着息肉变大、数量增多,患者一般会出现腹痛、便血、腹部不适等症状。患者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不应擅自使用药物,不仅可能不会缓解症状,甚至有时还会导致病情的加重。而该患者自行服用健胃消食片后,并没有达到治疗的效果,好在该患者之后及时到医院就诊,我根据他的病情,让他进行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以及使用药物后,患者的大便正常,未出现腹泻、便血等症状,身体恢复情况良好。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