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现红斑、水疱?罪魁祸首竟是大疱性类天疱疮

出现红斑、水疱?罪魁祸首竟是大疱性类天疱疮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山东省立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今年62岁,后背出现红斑、水疱伴瘙痒5个月,通过查体、血常规、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患者确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通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病情,使用雷公藤片抑制免疫,使用罗红霉素片进行抗炎处理。通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消失,患者恢复健康。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2岁

【疾病类型】大疱性类天疱疮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就诊时间】2020/1/22

【治疗方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雷公藤片+罗红霉素片

【治疗周期】住院10天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病情得到控制,治疗效果较好


一、初次面诊
今日上午,一位年纪稍长的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进入面诊室,表情十分痛苦。通过问诊了解到,患者今年62岁,5个月前后背无诱因出现红斑、水疱,而且伴有瘙痒的症状,患者一直不同意来院就诊治疗,近3天症状加重,所以才来院治疗。
随即我对患者进行了查体,结果显示T:36.3℃,P:70次/分,R:27次/分,BP:118/70mmHg,后背弥漫分布浮肿性鲜红至暗红斑,散在绿豆至蚕豆大小张力性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澄清。为了进一步进行确诊,我为患者安排了血常规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6.52×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6.9%,嗜酸性细胞绝对值1.10×10^9/L,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50.10μg/L;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局部表皮坏死,真、表皮分离形成表皮下裂隙,真皮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通过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检查结果,患者确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

二、治疗经过
我如实将患者的实际情况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说明患者目前的情况相对比较严重,需要住院治疗,患者当即比较抗拒,患者家属则希望尽快住院治疗,随即我和患者家属一起做患者的思想工作,并说明如果不住院治疗,无法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还可能会导致病症进一步的加重,进而得不偿失,通过沟通,患者最终同意住院治疗。
得到患者的同意之后,我也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了治疗方案,首先是通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病情,其次是使用雷公藤片抑制免疫,最后使用罗红霉素片进行抗炎处理,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及患者家属当即表示认同我的治疗方案,并希望尽快用药治疗,以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患者住院手续完成之后,我随即安排通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静脉滴注,然后为患者开具了雷公藤片和罗红霉素片进行治疗。
三、治疗效果
患者住院治疗3天后,病情得到控制,未出现新发的红斑、水疱,瘙痒的症状得到控制;住院治疗5天后,原有红斑逐渐消退,水疱趋向干燥结痂,患者瘙痒的症状进一步消失;住院10天后,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病情得到合理控制。患者及其家属希望回家静养,通过检查,患者的各项体征符合出院标准,所以准予出院回家静养。
四、注意事项
患者出院当天,患者及其家属都比较高兴,我也为他们表示了祝贺,同时也不忘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注意勤换洗衣物,避免抓挠局部,进而避免症状反复发作。
2.注意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葱、姜、胡椒等,尽量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3.严格按医嘱服用药物,避免停药或者自行换药,同时按期来院复查。
五、个人感悟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最常见的皮肤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好发于老年人,而现在很多老年人害怕花钱而很反感到院治疗,进而导致病症拖延加重。此次患者出现病症后5个月之久才来院治疗,好在得到治疗后效果较佳,作为医生我十分欣慰。在此也提醒广大患者,出现病症后应该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治疗,拖延只会加重病症,导致更多的痛苦。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