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药物治疗是关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药物治疗是关键

迟翔宇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来院时自述因受凉导致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出现发热和气促,经查体、胸部CT检查、血常规检查后,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氨溴索胶囊、复方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病情得到控制。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80岁

【疾病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就诊时间】2021/2/19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地塞米松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氨溴索胶囊、复方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4天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胸闷、憋气的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患者于一个下午来到我院治疗,自述年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咳痰,并且咳嗽呈阵发性发作,活动后伴气促,休息后可缓解,咳嗽时伴随咳痰,痰液呈白色黏液痰,量中等,不易咳出,无胸痛、胸闷、恶心、腹痛、腹胀的症状。当时以为是感冒,去当地诊室开了点感冒灵颗粒口服,症状好转,但一直反复发作。最近天气变化较大,导致症状加重,出现发热和气促,体温最高达38.7℃,遂来我院就诊。我对患者进行查体显示体温38.2℃,心跳105次/分,血压156/98mmHg,胸廓呈桶状胸,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无胸膜摩擦感,呼吸规整,呼吸音低,可闻及少许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正常。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13.7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90.7%。胸部CT显示双侧胸膜肥厚。综合检查结果和患者症状,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治疗经过
患者的病情因拖延,处于加重期,需要通过药物抗感染对症治疗。我将治疗方案与患者沟通后,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我让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片,来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并且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来消炎、杀菌。患者还服用了盐酸氨溴索胶囊,该药物为祛痰类药,用于治疗痰液分泌不正常和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并让患者使用了复方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从而湿化气道,治疗呼吸道炎症,并且缓解气促的症状。
三、治疗效果
患者住院治疗14天后,自述咳嗽、咳痰的症状明显好转,精神状态佳,进食状况和睡眠状况较好,气促得到缓解,服药后没有出现发热、胸闷、恶心、呕吐的药物副作用。查体时,患者体温为36.7℃,心跳为98次/分,血压为150/95mmHg,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对后期的康复有信心。我也由衷为他感到高兴。准许患者出院回家调养。
四、注意事项
患者虽然恢复情况较好,并且可以出院调养,但是后期护理依旧非常重要,不可以松懈,我嘱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患者需要遵医嘱,继续规律口服药物,巩固治疗效果,避免出现并发症。
2.在自己的居住环境内,要注意保持空气新鲜和流通,避免环境污染,造成疾病加重。
3.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劳累,尽量戒烟、酒,并且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季节要减少出门的次数。
4.患者在饮食上药物多食蛋白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五、个人感悟
该患者年龄比较大,身体素质差,受凉后未积极治疗,导致病情加重,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的症状。经过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后期注意护理,恢复较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临床上以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一般在活动后加重,通过胸部X线和肺部CT可确诊,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患者急性期症状。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