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腹部隐痛、胀满?可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上腹部隐痛、胀满?可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黄玉红主任医师

内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有5年的胃病病史,5天前,她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上腹部隐痛、胀满,结合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初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口服胃复春片、替普瑞酮胶囊和胶体果胶铋胶囊进行治疗,复查结果显示患者身体比较健康,平时注意休息即可。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60岁

【疾病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3/6

【治疗方案】胃复春片+替普瑞酮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1年后复查

【治疗效果】患者身体比较健康,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好


一、初次面诊
一日下午,我正在整理上一位患者的病例,突然门开了,一位年长的女性患者在其家属的陪伴下前来就诊。据患者自述,她今年60岁,已经退休了,退休前是一名餐饮从业人员,虽然年纪不算太大,但患有胃病病史已经5年多。5年间,她长期口服奥美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除了偶感胃脘部不适外,也没有其他明显异常。
直到5天前,她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上腹部隐痛、胀满,伴有反酸、嗳气,但无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了解患者的初步情况后,我安排患者进行胃蛋白酶检查,显示胃蛋白酶原明显降低,结合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初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治疗经过
我将初步的检查、诊断结果给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后,告诉她们,患者需要入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患者与家属沟通后,同意住院。首先我安排患者进行CT造影增强扫描、腹部彩超等检查,结果提示轻度脂肪肝,其余脏器无明显异常,因此排除腹部器质性病变。在住院第二天,患者通过电子胃镜进行检查,显示十二指肠上壁可见霜斑样浅表溃疡。胃窦部位取组织进行活检,显示胃粘膜内固有的腺体萎缩。结合患者表现以及相关检查结果,最后明确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我将最终的诊断结果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并告诉她们,患者的病程较长,需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我先让患者口服胃复春片进行治疗,具有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的功效,然后让患者口服替普瑞酮胶囊,有较强的抗溃疡作用和胃粘膜病变的改善作用,最后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进行治疗,可以隔离胃酸,保护受损的粘膜。

三、治疗效果
患者住院进行药物治疗和规律健康饮食7天后,上腹部隐痛、胀满的症状明显减轻,也不反酸、嗳气了,再也不担心吃完饭就难受了。得知这些情况后,我和患者及其家属商量决定患者可以出院了,出院之后要继续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1年之后复查电子胃镜。患者1年后复查胃镜显示患者的身体比较健康,整体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及其家属都比较满意。
四、注意事项
虽然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我还是比较担心患者因护理不当导致病情加重,所以提醒了患者一些注意事项。饮食需清淡,有规律,食物要吃新鲜、富有营养的,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食物。此外,患者要保持干净、卫生的生活方式,勤洗手、勤漱口、不和他人同用餐具等,以免感染到细菌或病毒。还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天气变化,减少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五、个人感悟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我有了一些感悟,通常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仅凭这些症状,是很难明确诊断的,患者必须要进行胃镜检查。而且该疾病有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病程加重的趋势,复发率较高。作为医生,需注意不能轻视患者的这些症状,否则容易误诊为消化不良,耽误患者的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