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右足又红又肿,小心是“胎记”惹的祸

右足又红又肿,小心是“胎记”惹的祸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山东省立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年纪尚小,由父母带来就诊时,经简单的查体、足部超声检查,发现右足背有明显隆起肿物,肿物处皮肤变薄,伴随压痛,综合检查结果确诊为血管瘤,遂使用血管瘤切除术来治疗,病理检查为良性,治疗效果较好,足背部肿物切除后,恢复了足部美观。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10岁

【疾病类型】血管瘤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就诊时间】2020/1/10

【治疗方案】血管瘤切除术

【治疗周期】住院7天,治疗后定期复诊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足背部肿物切除、压痛感消失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10岁的小女孩,由她的父母带来,并且自述在小女孩出生时右足背部长了一块胎记,当时无异常,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现在这块胎记又红又肿,且一按压就会女孩会哭闹,并且叫疼,除此之外无特殊情况。近期观察发现正在快速增大,父母担心小女孩的健康,于是带来我院诊治。通过给小女孩查体时可见她的右足背有明显隆起肿物,肿物处皮肤变薄,呈淡蓝色,压痛(+),活动度可,局部皮温不高,下肢活动正常。随后进行右足超声检查显示:右足背皮下肿物,内有血流信号,我综合检查结果,诊断为血管瘤。

二、治疗经过
因小女孩右足背上的肿物呈持续性增大,且疼痛已经影响到生活,所以我考虑采取血管瘤切除术来治疗,并且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肿物的性质,我的手术方案获得小女孩父母的同意。我术前对小女孩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明确无手术禁忌后,遂进行手术。术中见肿物位于皮下,大小约4*3*2cm,无包膜,内含血管团,与周围组织滋养血管相连,界限清楚,质地软,我彻底切除肿物后,结扎周围小血管,并且将切除的肿物送病理检查,病理结果显示为血管瘤,未出现恶变,属于良性。
三、治疗效果
术后通过查体可见足背部肿物切除后,恢复了足部美观,小女孩自述之前疼痛感消失了,手术创口未出现感染的情况,愈合良好,并且根据小女孩父母陈述,她的精神状态较好,睡眠和进食状况较好,遂出院休养。出院一周后回院复诊,此时手术创口基本上愈合完全。小女孩的父母非常满意治疗的效果,说心里一直悬着的大石头落了地,看着活蹦乱跳的孩子,非常高兴。我也由衷感到开心。
四、注意事项
虽然小女孩的恢复状况较好,我也为此感到高兴,但是恢复期依然不能松懈,后期的日常护理也至关重要,所以我反复向小女孩的父母叮嘱道:
小女孩术后创口一定要及时换药,注意观察伤口处的情况,若出现渗出加重或伤口开裂,需及时来院治疗,并且日常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一定要合理膳食,饮食多样化,注意营养的搭配,促进机体的恢复,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术后及时下床活动,减少或避免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小女孩的父母一定要多安抚她,避免情绪低落。
五、个人感悟
该案例中的小女孩父母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当发现小女孩身上的胎记出现异常时,及时带来医院治疗,没有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通过手术治疗后,血管瘤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预后较好。血管瘤的危害性是不容小视的,在影响美观的同时,可能会影响肢体功能,因而一旦发现此种疾病不要拖延,及早到医院进行诊治可以确保最佳的诊治机会,将伤害减到最小,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激光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