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底细胞癌转移率低但破坏性大,应及时治疗止损

基底细胞癌转移率低但破坏性大,应及时治疗止损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山东省立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3年前鼻子上突然出现一颗黑痣,不疼不痒,半年前慢慢变大、肿胀、瘙痒,偶尔渗液、渗血,反复发作。结合症状表现,怀疑存在肿瘤,拟行皮肤肿物切除术,经病理检查最终确诊为基底细胞癌,术后外用氟尿嘧啶软膏抑制癌细胞,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身体恢复良好,注意日常调理和复查即可。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3岁

【疾病类型】基底细胞癌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就诊时间】2020/6/10

【治疗方案】皮肤肿物切除术切除病灶+外用氟尿嘧啶软膏抑制癌细胞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术后1年内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恢复良好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名63岁的男性,由家人陪伴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述3年前鼻子上突然出现一颗黑痣,不疼不痒。但半年前黑痣慢慢变大,有点肿、瘙痒,偶尔还会出现渗液,反复发作。
我进行体格检查后,患者全身皮肤无明显皮下出血、瘢痕或者其他色素异常的情况,但发现鼻子上的黑痣还存在渗血的情况,所以该黑痣很可能不正常。我建议患者尽快办理住院,完善相关检查,并将术后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否则暂时不能排除出现恶变,可能是肿瘤,取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
二、治疗经过
患者和家属听到可能是肿瘤都很紧张,同时害怕患者年纪较大,身体素质不好,手术中出现异常。我安抚他们,不及时进行手术,不能明确黑痣的良恶性,万一是恶性肿瘤,目前采用手术是很好的治疗手段,否则癌细胞后期很容易转移至其他组织和器脏上,最后还是同意了我的治疗方案。
患者入院后,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心脏功能等检查一切正常,在局部麻醉下接受了皮肤肿物切除术,整个手术进行很顺利。病灶切除后,我将鼻部的皮肤组织送往病理科检查,结果可见表皮内基底细胞呈融浆状团块,提示鼻部基底细胞癌,基底部切缘见癌细胞,最终诊断为基底细胞癌。患者听到结果后比较震惊,万幸已经进行了手术,后期局部外用氟尿嘧啶软膏抑制癌细胞合成,同时预防复发即可。

三、治疗效果
患者的手术切除病灶比较彻底,术后鼻子上的黑痣已经消失,切口护理较好,患处未见明显渗血、渗液或者红肿,也没有出现感染、发炎的情况,整体来说治疗效果较好。住院治疗7天后,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好,饮食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复查显示身体恢复良好,没有明显的复发迹象,我便安排他出院了。
四、注意事项
患者恢复后仍不能排除复发的可能性,我还存在担忧,所以不仅需要1年内随访,平时还要注意护理,比如以下事项:
1.平时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阳光直射患处,外出佩戴遮阳帽、打遮阳伞,还可以涂抹防晒霜。
2.加强营养摄入,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以免对皮肤产生刺激,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的消化吸收。
3.定期回我院复查,如果皮肤出现新的黑痣、胎记等色素异常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五、个人感悟
基底细胞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日光照晒的头部、面部、颈部或手背等部位,所以与日光照晒有密切关系。基底细胞癌有较大的破坏性,刚开始为蜡样、半透明状小结节或者黑痣,中央逐渐破溃,并向深部组织蔓延,呈大片状侵袭性坏死,但是发生转移的概率相对较低,所以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诊治,降低对皮肤的破坏性。
该患者的基底细胞癌未转移,直接予以手术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后期复查情况也比较乐观,我为他感到高兴。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