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父母经常吵架,孩子可能会得抽动障碍!

父母经常吵架,孩子可能会得抽动障碍!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最近一年出现不自主眨眼,曾误诊为结膜炎,近2个月,出现撅嘴、摆头、耸肩、上肢抽动等症状。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诊断为抽动障碍,建议家长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并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同意治疗方案,治疗半年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偶有眨眼,无其他抽动症状。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10岁

【疾病类型】抽动障碍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8/8/1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盐酸硫必利片、可乐定透皮贴片)+心理治疗

【治疗周期】药物治疗半年

【治疗效果】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偶有眨眼,无其他抽动症状


一、初次面诊
家长陪同患者来就诊,据家长交代,孩子1年前出现不自主眨眼,在附近诊所就诊,诊为“结膜炎”,滴了眼药水,症状时轻时重。近2个月出现撅嘴、摆头、耸肩、斜视、扬眉毛、吸鼻子、上肢抽动等症状,遂前来就诊。经询问,家长说,最近因房子问题,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我安排患者进行检查和量表评估,颅脑磁共振:脑部未及明显异常;脑电图:睡眠期中央区、中央中区少量尖波、棘波、棘慢波;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55分,属于重度;韦氏智力测验:Q99。根据患者症状以及检查结果,我诊断为抽动障碍。

二、治疗经过
我向家长说明患者的病情,抽动障碍可能与家庭环境、心理等原因有关,孩子目前的病情较为严重,建议采取药物治疗,再配合心理治疗。家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接受治疗,并表示为了孩子的健康,以后都不会再吵架。我给患者开具了盐酸硫必利片和可乐定透皮贴片,让家长遵医嘱给孩子用药;同时定期陪同孩子进行心理治疗,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习惯性逆转训练、放松训练、认知行为治疗。由于患者病情较严重,整个治疗周期需要半年,还要定期复查。
三、治疗效果
患者第一次复诊时,家长交代,孩子的眨眼症状变化为瞪眼,无明显摆头。第二次复诊时,瞪眼症状逐渐消失,偶有挤眉弄眼、喉中发声,在学校入睡困难。我建议孩子走读,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第三次复诊时,家长说孩子偶有眨眼,无其他抽动症状,睡眠时长8-9小时,学习成绩也有所进步。检查后发现颅脑磁共振、脑电图基本正常,说明患者基本恢复。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身体恢复,我也由衷地高兴,并多次嘱咐家长以下注意事项:
1.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2.家长要与学校方面做好沟通,正确对待孩子,不要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减少批评、责备,多鼓励,消除其心理因素。
3.引导孩子进行户外体育锻炼,但避免参加剧烈的对抗运动。
4.不要给孩子吃巧克力、咖啡、可乐、茶叶、味精、鸡精等含有兴奋性物质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5.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其睡眠质量,使其生活有规律性。
6.遵医嘱按时复诊,若有复发症状,及时就医。
五、个人感悟
抽动障碍与家庭、心理等因素关系密切,如果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或者孩子经常受到呵斥和打骂,容易导致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挫,逐渐变得情绪低落,出现异常行为,引起抽动障碍。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多关心孩子的状态,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同时避免给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减少诱发因素。如果孩子出现抽动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