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多动症:孩子学习路上的绊脚石

多动症:孩子学习路上的绊脚石

许志亮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7岁男孩,就诊时家长交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有抽动症状,容易冲动,睡眠差。通过查体及量表评估,诊断为多动症,建议采取比较温和的中医治疗。患者配合治疗两个月后,无抽动症状,情绪平和,学习成绩进步。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7岁

【疾病类型】多动症

【就诊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11/1

【治疗方案】中药治疗(清半夏、陈皮、茯苓等)+针灸治疗

【治疗周期】用药治疗2个月

【治疗效果】无抽动症状,情绪平和,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


一、初次面诊
患者最近刚上一年级,据家长交代,孩子读学前班时,老师曾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容易管教,家长以为是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并未在意。现在小学老师也反映孩子上课时小动作较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在班上靠后。家长发现孩子平时脾气比较暴躁,容易冲动,经常眨眼、吸鼻、耸肩,睡眠较差,汗多。我对孩子进行查体,发现孩子舌红,舌苔白腻,脉弦滑,又进行注意力量表测试,结果为ADHD-HI(多动冲动型),根据孩子症状及测试结果,我初步诊断多动症,是痰浊内盛,火邪扰心之症。

二、治疗经过
我告知家长诊断结果,并建议采取中医治疗的方案,按疗程服用中药,并辅以针灸。家长担心孩子较小,就喝中药会不会越补越虚,我告诉家长中药大多比较温和,刺激较小,最后家长同意了治疗方案。我给患者开具药方,主要有清半夏、陈皮、茯苓、枳实、远志、菖蒲、黄连、白芍、菊花、决明子等,让家长煎好给孩子服用,并让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针灸,主要针灸太阳穴、三阴交穴、神门穴、四神聪穴、百会穴,能改善神经、平复孩子情绪、促进血液循环。最后我嘱咐家长两个月后带孩子复诊。
三、治疗效果
两个月后,家长带孩子前来复诊,家长交代,孩子服药半个月后,眨眼、吸鼻较少,但仍耸肩、注意力不集中。服药两个月后,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明显好转,小动作较少,上课专心,成绩有进步,冲动好转。我查体后,发现孩子舌质正红、舌苔薄白。孩子配合检查,情绪比较平和,无抽动症状,治疗效果较明显,我嘱咐家长可以缓慢停药。
四、注意事项
看到孩子恢复,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多次嘱咐家长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中药味苦,若孩子难以忍受,可以在服药后,适量给予糖果去除苦味。
2.注意孩子饮食,保证营养均衡,不要给孩子吃有兴奋性和刺激性的饮料和食物,如巧克力、咖啡、可乐、奶茶等。
3.注意孩子的作息,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孩子生长发育。
4.多与孩子沟通,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5.定期带孩子复查,建议半年复查一次。
五、个人感悟
多动症多发于学龄儿童,可能与遗传、神经系统异常、家庭氛围、母亲孕期不良习惯等因素有关,这位患者也出现了典型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难以安静、冲动、易怒等症状。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沟通、相处,家庭、学校要营造良好氛围,注重个性化教育,尽量少责备孩子。如果诊断孩子患有多动症,应及时干预,进行治疗,避免引发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或智力障碍,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