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肛旁流脓肿痛总反复?可能是肛瘘!

肛旁流脓肿痛总反复?可能是肛瘘!

曹键副主任医师

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在1个月前出现肛旁肿痛,伴有流脓,自行使用药物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于是来我院就诊。通过肛门视诊、肛管直肠指检、肛门镜检查,确诊患者患有肛瘘,通过肛瘘切除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并综合药物治疗,患者肛旁流脓、肿痛的症状好转,病情得到控制。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33岁

【疾病类型】肛瘘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9/1

【治疗方案】肛瘘切除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药物治疗(头孢地尼胶囊)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定期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肛旁流脓、肿痛的症状好转,病情得到控制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名办公室白领,因为肛周出现不适症状来到我院就诊。通过询问,我了解到患者有长时间蹲厕所的习惯,在1个月前出现了肛旁肿痛、流脓的症状,自行使用药物后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对工作、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肛门视诊、肛管直肠指检、肛门镜检查,我观察到患者肛旁5点位距肛缘约2cm处有溃口,自9点位溃口可触及一条索状物直通向肛内相应肛窦处,肛管内齿线上下团块,肛门镜下可见肛内齿线上下4、5、9点位痔核突起,9点位肛窦处有脓液溢出,可确诊为肛瘘,并有混合痔。
二、治疗经过
考虑到患者的肛瘘是低位单纯性肛瘘,并且有混合痔存在,我建议患者通过肛瘘切除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使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避免对工作、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手术前,患者进行了术前检查,并完成了肛周剃毛、流质饮食、定时灌肠的术前准备工作,确定患者可以进行手术后,进行了肛瘘切除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手术后,我将切除组织送去做了病理检查,让患者口服头孢地尼胶囊进行抗感染治疗,并提醒患者和家属,当天要注意控制大便,避免导致创口出血。

三、治疗效果
患者手术进展顺利,在术中、术后没有大量出血。手术后,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良好,有排气,有排便,二便正常,手术创口没有出现感染,也没有出现发热、便血的情况,肛门没有出现坠胀感,困扰患者一个月的肛旁肿痛、流脓症状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住院7天后,患者精神状态、气色均恢复较好,饮食也逐渐恢复正常,并且能够适当地进行活动,同意患者出院。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病情好转,我由衷感到高兴,但仍多次嘱咐患者要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需要注意伤口护理,要定期复诊、换药,明确手术创口的恢复情况;如果手术创口出现生长异常、引流不通畅的情况,患者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2.患者要注意控制排便次数、排便时间,防止手术后创口水肿或出血。排便后,患者可以使用温水进行坐浴,来保持肛周清洁,避免手术创口感染。
3.患者应规律作息,保证充分的睡眠,可以适量多吃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
五、个人感悟
肛瘘好发于20-40岁人群,多有肛周流脓、肿痛、瘙痒等症状,发病后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肛周不适可能难以启齿,患者通常会在难以忍受之后才来就诊。而肛瘘通常无法自愈,如果患者不及时到医院就医,自行盲目使用药物,症状通常无法得到改善。因此,患者应出现不适症状后,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耽误病情,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后,症状通常会有明显改善。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