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便带血、腹部绞痛需要警惕,可能与乙状结肠癌有关

大便带血、腹部绞痛需要警惕,可能与乙状结肠癌有关

曹键副主任医师

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因出现大便带血、排黏液便、下腹部绞痛的情况来我院就诊,经过多种检查,最终确诊为乙状结肠癌,在患者入院之后,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并且术后通过卡培他滨片、注射用奥沙利铂来化疗,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出院后身体恢复良好。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55岁

【疾病类型】乙状结肠癌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3/1

【治疗方案】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卡培他滨片、注射用奥沙利铂化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3个月,住院期间门诊随访,出院后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病情得以控制,各项指标均在好转


一、初次面诊
患者,男性,55岁,患者来时面色苍白,并且时不时用手捂住下腹部,患者说自己平时身体状况比较好,但是2个月前出现大便带血、腹部绞痛等症状,当时以为是长了痔疮,没有重视,但是最近几天不适的症状频繁出现,并且下腹部常常绞痛,难以忍受,所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述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听过患者的描述,我先给患者查体,患者无痔疮,但是患者下腹压痛,左下腹触及肿块,肿块质地较硬,初步检查之后,我给患者安排了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
由于患者的情况较为特殊,暂时无法明确病因,所以我给患者安排入院继续诊治。患者入院后完善了相关检查,其中腹部CT检查显示乙状结肠近端肠壁增厚,肠腔狭窄;抽血化验肿瘤五项甲胎蛋白3.62ng/ml,CA125为6.2U/ml,CA15-3为7.1U/ml,CA199为2.48U/ml,癌胚抗原5.90ng/ml;肠镜检查提示患者乙状结肠处出现环堤样溃疡型新生物,后续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高级别管状腺瘤,局部癌变,未发现有周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由上述检查可以诊断出患者患有乙状结肠癌。

二、治疗经过
患者对于癌症知之甚少,当听到自己得了乙状结肠癌后很是惊慌,怕自己命不久矣,我看到患者的表现后,及时的进行安抚,告知患者虽然乙状结肠癌属于高分化的级别,但是目前没有发现有周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只要及时进行治疗,不会危及生命,不用过于担心,随后告知患者,患者的情况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患者也同意手术,想尽快进行治疗,于是给患者完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肺功能等术前检查,均未见手术禁忌症,随后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对原发灶的广泛切除,并切除周围的淋巴结转移区域的整块组织,术后也使用卡培他滨片、注射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根据患者的情况,共化疗6个周期。
三、治疗效果
该患者的手术操作比较顺利,术后患者回到了病房,我给患者的家属进行叮嘱,需要给患者加强护理。术后第2天患者的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吃些流质食物;术后第5天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伤口无渗血、渗液,腹部无压痛和反跳痛;术后7天左右,患者的身体恢复良好,于是进行化疗,化疗的效果较好,患者可以耐受化疗的副作用,化疗6个周期后准许患者出院,回家进行休养,出院后也定期进行复查,未没有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的情况。
四、注意事项
虽然患者在化疗后病情得以控制,临床症状已经消失,但是化疗后患者的身体比较虚弱,所以我给对患者的身体情况比较担心,多次慰问患者,也及时叮嘱患者,出院后需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需要每3个月左右来我院进行复查,如果出院期间出现腹痛、血便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返院进行检查。出院后还需要注意饮食,少吃或者不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应该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比如鸡蛋、猪肉、鸡肉、鸭蛋、猕猴桃、香蕉、胡萝卜、西红柿等,都对身体较好。
五、个人感悟
乙状结肠癌是发生在乙状结肠的恶性肿瘤,与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癌前病变、慢性炎症等有关,乙状结肠癌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当疾病进展后,患者通常会出现腹痛、血便、腹部肿块等症状。该患者的病情不算特别严重,目前肿瘤还没有转移,就诊的时间也比较及时,所以手术治疗加化疗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是为了避免患者后续出现并发症,患者以及家属出院后需要加强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也提醒广大群众,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后,需要及早去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