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现猩红热不要慌张,用药治疗保护身体健康

出现猩红热不要慌张,用药治疗保护身体健康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名7岁的小朋友,主诉症状为发热三天,伴随有头晕、皮疹、瘙痒等症状,查体检查实质弥漫性皮疹,压之褪色,进行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进行细菌培养,显示有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初步诊断为猩红热,及时对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治疗效果尚佳,身体恢复基本恢复,临床症状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7岁

【疾病类型】猩红热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12/27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注射用青霉素钠、布洛芬缓释胶囊、炉甘石洗剂)

【治疗周期】住院1周,定期随访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临床症状消失,肿瘤未复发


一、初次面诊
当日上午9点左右,患者由其父母陪同到科室,精神状态欠佳。进了诊室后。我先示意患者坐下,经过简易交谈,我了解到患者是一名小学生,三天前无诱因出现了发热的症状,伴随有头晕的现象。患者父母以为是普通感冒,就自行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后,发热症状有所缓解。但随即发热症状复发,还出现有红疹的现象。最开始红疹在颈部出现,随后蔓延到躯干和四肢,伴随有瘙痒的症状。听完描述,我大致判断可能出现有炎症性。我询问了患者过往病史,患者家属表示患者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
二、治疗经过
为明确病因,我及时为患者进行了检查,查体发现背部四肢等处有明显的实质弥漫性皮疹,呈浅红色,轻微挤压可见褪色,可触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可见扁桃体充血水肿,体温检测显示为38.9℃。于是我又进行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数值升高呈19.27×10^9/L,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有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猩红热。
看到患者检查结果,和我预想的结果一样。我简要地和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了病情现状,患者出现的是猩红热,需及时治疗。患者家属有些慌张,连忙问我严不严重,是否可以治愈。我先是安抚了一下患者家属的情绪,表示患者病情不严重,可不用过于担心,经过治愈后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损伤。并告知了他们我拟定的治疗方案,因为考虑患者岁数较小,同时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对青霉素较为敏感,主要考虑通过注射用青霉素钠进行,再配合其他药物缓解临床症状。患者及家属听到治疗方案后,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治疗。
于是,我安排患者办理完入院手续,并做完药敏试验后,给予患者注射用青霉素钠,用于抑制和灭杀病菌,防止病情加重;并配合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这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用于缓解发热的症状;同时,使用炉甘石洗剂,可以收敛皮肤,帮助缓解瘙痒的症状。期间注意观察患者临床反应,调整药物用量。

三、治疗效果
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较为良好,并未出现明显的用药不良反应。但精神较差,考虑为治疗时间较短,继续用上述治疗方式。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的身体逐渐恢复,自述头晕、发热的症状基本消失,皮疹现象也有不同程度的消退,总体的恢复情况较为良好。在患者住院一周后,整体病情较为稳定,进行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指标,我为患者办理了出院手续,让其居家休养。
四、注意事项
随着身体逐渐恢复,患者和其家属都非常高兴,对此,我也感到比较开心。但我有些担心患者的日常护理可能会做不到位。于是,在患者出院之际,我叮嘱患者及其家属一些注意事项。
1.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适当进行运动,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患病概率。
2.由于猩红热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建议居家隔离一段时间,待病症稳定后再去上学。
3.短期内患者仍需使用药物控制,避免病情复发,若是用药期间,出现有不良反应,及时向我咨询。
五、个人感悟
猩红热是一种多发于儿童的病症,主要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会出现畏寒、发热、皮疹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会损伤心、肝、肾等部位。针对猩红热,一般是药物治疗为主,采用较为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此次患者细菌培养显示对青霉素较为敏感,我选择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进行治疗,效果尚佳。此次患者家属也较为配合,最终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