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追根溯源,星形细胞瘤竟与遗传因素有关

追根溯源,星形细胞瘤竟与遗传因素有关

熊英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中日友好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1个月前患者自觉右下肢麻木,无明显诱因出现前额部、眼部胀痛的症状,患者自行去附近药店购买止痛药物,服用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反复发作,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遂至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星形细胞瘤,给予患者手术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32岁

【疾病类型】星形细胞瘤

【就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就诊时间】2019/3/31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右侧颞叶切除术)+药物治疗(头孢克洛胶囊)

【治疗周期】住院10天,门诊随访1年

【治疗效果】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患者平安出院


一、初次面诊
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来我院就诊。走进就诊室,患者焦急地跟我说:“医生,我的额头和眼睛胀着疼,吃止疼药都不管用,这是怎么回事啊?”我安慰患者,安排患者及其家属坐下,并询问患者具体的情况。据患者自述,1个月前患者自觉右下肢麻木,无明显诱因出现前额部以及眼部胀痛的症状,伴随有恶心、呕吐,无发热、意识障碍等表现。患者自行去附近药店购买止痛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服用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反复发作,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遂至我院就诊。我随即对患者进行查体,检查结果显示BP140/100mHg,R20次/min,P88次/min,T36.5℃;视盘水肿,视力视野改变,复视,右下肢肌张力下降。接着我又安排患者进行了X线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颅内压增高;经头颅MRI提示右侧颞叶囊实性占位,增强后轻度不均匀强化及条片状强化,邻近脑室脑池脑沟变窄、推移,T1WI上为稍低信号。根据我多年的从医经验,我初步诊断为星形细胞瘤。本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上皮肿瘤,本病的发生多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有家族遗传病史,或者是长期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下的患者,患有本病的几率会明显增加。我询问患者是否接触过高剂量电离辐射环境,患者否认了。接着,我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关的家族病史,患者自述母亲曾患有此病,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我的判断。
二、治疗经过
为了明确诊断,我安排患者进行了一系列辅助检查,经显微镜检查提示肿瘤细胞在脑组织中呈浸润性生长,未见明确坏死及血管增生,肿瘤细胞密度中等,未见明确核分裂像;免疫组化显示GFAP +,Olig-2 +,Nestin +,NF可见阳性纤维,Syn +,IDH1(H09)+,ATRX 缺失,CD34 示血管,H3 K27Me3 存在,P53 +。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检查结果,我诊断为星形细胞瘤。患者及其家属得知病情后,十分着急与担忧,我安慰他们,并建议患者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同家属商议后,同意住院接受治疗。于是,我安排患者完善了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做好术前准备后,给予患者右侧颞叶切除术,去除病灶。术后给予患者头孢克洛胶囊抗感染。

三、治疗效果
经过手术治疗,成功去除病灶,术后我曾多次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评估,无感染,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生命体征正常。在家属的精心照料下,患者的身体恢复良好。经过10天的住院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我安排患者进行了复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无明显异常,且患者自述前额部以及眼部胀痛的症状已经消失。于是,患者平安出院。
四、注意事项
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并且,在患者出院之际,我多次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应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出院后应定期来医院复查,以便了解身体的恢复情况。出院期间,患者身体若有不适,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2、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还可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增强免疫力。
3、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照护。
五、个人感悟
星形细胞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多见于大脑半球、额叶、颞叶以及枕叶等部位。发病后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眼痛等症状。本病多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本病例中患者的母亲曾患有本病,患者患有本病的几率明显增加。所以,作为医生,建议大家不要忽视遗传的因素,若家族中有相关病史,患者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大家远离电离辐射。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