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男孩尿道分泌物增多,可能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

小男孩尿道分泌物增多,可能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儿为9岁男性,1周前开始出现尿道瘙痒、尿频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随后出现低热、尿痛、尿道分泌物增多的症状。经过尿常规、尿道分泌物检查、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等各项检查后,明确诊断为支原体感染,在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克拉霉素颗粒进行药物治疗后,患儿身体已经基本恢复。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9岁

【疾病类型】支原体感染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8/2

【治疗方案】对乙酰氨基酚片+克拉霉素颗粒

【治疗周期】定期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身体已经基本恢复


一、初次面诊
“医生,医生,快看看我的孩子这是怎么了?”一个中年男性抱着孩子风风火火地跑进诊室,我赶忙让他把孩子放在诊室的就诊床上,我询问患儿家属具体的情况,家属表示患儿1周前说有尿道瘙痒、尿频等症状,家属以为是没有注意清洁,就没有引起重视,想着平时勤洗澡,勤换内裤就行。结果就诊前2天,患儿突然出现了低热的症状,同时还开始出现尿痛、尿道分泌物增多的症状,患儿开始抗拒上厕所,家属觉得病情可能比较严重,于是来我院就诊。
二、治疗经过
我及时为患儿进行了体格检查,患儿的体温为37.4℃,心率为83次/分。检查发现患儿的尿道口有明显的红肿症状,同时还存在尿道分泌物增多的表现。综合患儿的表现,我怀疑是尿路感染,为了明确病因,我开具了尿常规、尿道分泌物检查、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等检查的清单。患儿尿常规的检查结果为白细胞数量增多,尿道分泌物检查可见多形核白细胞,支原体培养的结果为解脲支原体阳性,人型支原体阴性,药敏试验的结果为对强力霉素、克拉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度较高。
综合患儿的检查结果和症状表现,我明确判断为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尿路感染,我给出的建议是采取药物治疗,通过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来达到退热的目的,同时需要克拉霉素颗粒来控制支原体感染的情况,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经过和患儿家属详细地解释和商议后,最终我们成功达成一致,尽快给患儿服用了药物进行治疗。

三、治疗效果
经过用药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明显正在逐渐好转,低热、尿频等症状已经完全消退,尿痛的症状基本消失,尿道瘙痒、尿道分泌物增多的症状也在逐渐恢复,整体的治疗效果比较好。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但是我还是嘱咐患儿家属平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状态,同时还需要定期随访,避免病情反复。
四、注意事项
看着患儿的身体逐渐恢复,我很欣慰,孩子的健康最能牵动家属的心,我叮嘱患者的家属,在患儿治疗期间要注意以下方面:
1.身体恢复期间家属要注意给患儿勤洗澡,洗澡后还需要保持尿道周围的清洁,尽量给患儿穿纯棉、透气的内裤,有利于身体恢复。
2.家属需要带患儿定期进行复查,如果发现患儿身体出现不适症状,需要随时就诊,不要拖延,以免延误病情的诊治。
五、个人感悟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抵抗力比较差,容易受到支原体的侵袭,尤其是部分小男孩存在包皮过长的情况,不及时清洗就容易导致病原体残留,出现尿道不适的症状。患儿身体恢复后比之前要活泼很多,我很开心患儿能够恢复,但是我也提醒家属,平时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不要因为症状表现比较轻微就不重视,否则延误了病情对孩子身体的损伤是比较大的,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