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患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不用怕,药物治疗效果佳

患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不用怕,药物治疗效果佳

欧晋平副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52岁女性患者,1年前血小板增多异常,治疗后好转但一直反复,随后没有继续治疗。近期右侧小臂肿胀,伴有头晕乏力症状,于是到我院来诊治。检查后确定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硫酸亚铁片进行治疗。经治疗,患者上述症状有所缓解,精神状态良好。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52岁

【疾病类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7/2

【治疗方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硫酸亚铁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6天,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血小板稳定,头晕、乏力消失,精神状态良好


一、初次面诊
“医生,我妈妈她现在特别难受,请你看看她怎么样了。”正在说话的是一位年轻女性,焦急地扶着一名中年女性进入诊室。我扶患者坐下,等她休息几分钟后开始问诊,患者告诉我,她今年52岁,去年检查时发现血小板升高,经过治疗后有所缓解,但是很快又开始升高,病情一直反复,查不到原因便没有继续治疗。直到两天前,右侧小臂突然肿胀,还出现乏力、头晕症状,于是到我院来检查。
听完患者的话,我给她复查血常规,发现患者血小板为811×10的9次方每升,远远高于正常值,而血小板积压是0.75%,也超出正常范围。给患者做心肌酶谱,结果提示肌酸激酶、肌红蛋白 、乳酸脱氢酶都高于正常值,说明患者身体出现了感染,而血清铁蛋白检查显示8.73umol/ L,低于正常,可能是轻微贫血。最后做骨髓活检术,患者骨髓增生较活跃,巨核细胞数量较多,结合上述检查结果,基本可以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二、治疗经过
“医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这个病难治吗?”患者一脸恐惧,双手也紧紧攥着我的手,我连忙安慰她不要紧张,只要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可以控制,不影响身体健康。经过多次商量后患者和家属同意我的方案。
在给患者用药之前,我再次确认患者过往病史以及过敏史,患者表示身体健康,没有特殊的病史和过敏史。于是我给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来控制血小板水平,以免血小板过多而形成血栓。考虑到患者身体存在感染的情况,予以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这种药物属于头孢类抗生素药物,治疗感染的效果比较好。想起患者脸色有些苍白,还有乏力、头晕症状,于是我让患者在我的指导下服用硫酸亚铁片来补充气血。
三、治疗效果
患者住院期间,血小板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渐稳定,乏力、头晕明显好转并消失,脸色也逐渐红润健康。住院第6天,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我给她做出院检查,好在结果都比较好,于是准许患者出院。出院后1周,患者来找我复查,血常规显示患者血小板没有出现升高的情况,病情总体得到控制,治疗效果良好。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的脸色由苍白逐渐变得红润,我知道这是她身体康复的好征兆,这让我十分高兴,同时也多次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以下事项:
1.早睡早起,注意天气变化,并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免疫力。
2.平时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大蒜、韭菜等。
3.患者回家后也应该严格遵医嘱吃药,并定期回来复查,如果发现身体不适,随时就诊。
五、个人感悟
想起第一次见到患者时,她脸色苍白,问诊时语言也欠清晰,这让我很担心,好在患者病情不严重,并且积极配合治疗,所以治疗效果比较好,这让我十分欣慰。此外,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这种疾病可能大家比较陌生,它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以血小板增多异常为主要特征,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因为血栓而出现呼吸困难、腹痛、血尿等症状,比较影响健康。因此建议大家定期做体格检查,确诊后要尽快治疗,以免损害健康。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