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食欲减退、乏力—可能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找上门

食欲减退、乏力—可能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找上门

蒋卫民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目前已经40岁了,在一周前出现了食欲减退、乏力、尿黄、恶心等症状,随后发现皮肤及巩膜黄染,于是来到医院就诊。我给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检查,诊断患者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给予药物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40岁

【疾病类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就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就诊时间】2021/6/1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恩替卡韦片)

【治疗周期】住院10天,回家用药一个月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各项指标已经完全恢复正常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位40岁的女性,我见到她的第一眼,就注意到她的精神状态不佳,并且皮肤颜色有些泛黄,看起来有点像“乙肝面容”于是立即询问患者的具体情况。得知,患者在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了食欲减退、乏力、尿黄、恶心等症状,随后发现皮肤及巩膜黄染,这让患者和家人都十分担心,于是来到医院就诊。听完患者的描述,然后对她进行了简单的体格检查,包括体温、神智、脉搏、呼吸和血压,这些目前都比较正常,但是患者除了自己所说的症状以外,还有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等表现,于是我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她的这个症状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十分相似,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情况,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常见症状为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失眠、低热、面色晦暗、巩膜黄染、蜘蛛痣、肝掌等,轻度患者可无明显症状,重度患者可出现腹水、下肢水肿、出血倾向、肝性脑病等表现。考虑到患者的症状不算严重,说明患者的病情较轻,但还是需要进行系统的检查和治疗,才能确定详细病情,于是我建议患者先入院。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我安排患者进行了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再安排患者进行了乙肝五项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等,检查结果显示乙肝五项为阳性,并且乙肝病毒定量高,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又给患者进行了腹部超声,结果无异常。据此,可诊断患者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我为它开具了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以及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进行保肝治疗,同时使用恩替卡韦片进行抗病毒治疗。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经过为期10天的住院治疗后,患者的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恢复效果较好,据观察,患者没有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原本的表示,恶心、乏力、食欲不佳等症状都已经消失了,尿黄也有所减轻,于是我再次给患者安排了肝功能复查,患者的各项数值都有所好转,趋于正常,皮肤及巩膜黄染的情况也明显改善。在出院1个月后患者来到医院再次复查时,患者的肝功能已恢复正常。
四、注意事项
患者出院时,我还是表示了担心,于是叮嘱她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也要勤换衣物。由于乙型病毒性肝炎存在传染性,因此患者的衣服要与家人的衣服分开清洗、晾晒。
2.注意饮食,不吃油炸、腌制、熏烤的食物,还要戒酒,平时可以多吃易消化、清淡、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小米粥、鸡蛋羹、面条、苹果等。
3.在没有完全恢复好时之前,尽量居家隔离,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同时要保证室内通风以及室内的卫生,保证自己的生活环境。
五、个人感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方式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等。案例中的患者由于出现了乏力、恶心、尿黄等症状,来到了本医院就诊,根据这位患者的情况,我选择以药物治疗为主,在治疗中,这位患者不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而且做好了日常护理工作,所以得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如此。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