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外用餐很危险,小心患上甲型病毒性肝炎

野外用餐很危险,小心患上甲型病毒性肝炎

蒋卫民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在2周前,突然出现无诱因出现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症状不断加重,来我院进行诊治。我通过对患者进行查体、乙肝五项检查、甲型肝炎抗体检测等后,将其诊断为甲型病毒性肝炎,我让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消退。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23岁

【疾病类型】甲型病毒性肝炎

【就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就诊时间】2021/7/22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复方甘草酸苷片、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3周,1个月后复查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肝功能恢复较好


一、初次面诊
患者来到我的诊室,自述既往身体非常健康,但是在大约2周,正好是自己的生日,于是一家人相约到野外郊游,并且在野外用餐。回来后从第二天开始,无明显诱因的出现食欲减退、乏力的症状,但是当时没有在意,随着症状加剧,于1周期发现开始尿色黄,呈浓茶色,伴有恶心的感觉,但是没有呕吐,还以为是消化不良导致的,于是自行前往药店购买健胃消食片服用,但是并没有好转,甚至于2天前发现其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这才引起重视,急忙来我院就诊。我立即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提示无皮肤瘙痒、无皮疹、皮温正常。我还让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2058U/L↑,谷草转氨酶1347U/L↑,总胆红素87.9umol/L↑,直接胆红素68.9umol/L↑,间接胆红素19umol/L↑,提示肝功能损伤,我初步确定为“肝损伤”,我告知患者病因尚不明确,需要入院后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查,患者表示同意,我随即通知患者家属来院陪同,给予患者信心和照料。我看着患者焦急的神情,安慰道,你放心我们一定竭尽全力来医治,你要相信医生和你自己,患者听后神情稍微放松了一点。我询问患者的疾病史,发现患者无药物过敏史,无基础病史,无糖尿病史等。
二、治疗经过
我随即为患者进一步进行查体,发现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肝区叩击痛阳性,提示肝脏有炎症。乙肝五项检查发现乙肝DNA低于检测下限,既往存在感染。而丙型肝炎抗体、戊型肝炎抗体均为阴性,甲型肝炎抗体阳性,也就说明肝损伤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最后将患者确诊为甲型病毒性肝炎。我考虑患者的肝脏损伤比较重,决定采取药物治疗,我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获得他们的支持。我给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来减轻肝脏炎症,并且使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来减轻胆汁淤积。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经过2周的治疗后,患者自述食欲好,尿黄减轻,我让患者复查肝功能,提示谷丙转氨酶69U/L↑、谷草转氨酶47U/L↑、总胆红素34.40(μmol/L)↑、直接胆红素 11.80(μmol/L)↑、非结合胆红素22.60(μmol/L)↑,较入院时,已经有非常明显的好转,于是继续治疗。一周后,情况稳定,准许出院。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无异常。患者表示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我也为他的好转而开心。
四、注意事项
患者虽然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我也为患者感到高兴,但是该疾病具有传染性,所以我告诫患者及其家属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需要将患者的餐具、洗漱用品与家属分开,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2.患者出院后,生活中需要避免熬夜,注意休息,适量进行运动。
3.患者需要保证营养摄入均衡,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注意少食多餐,需要补充牛奶、鸡蛋、瘦肉等高蛋白食物。
4.患者一定要定期返院复查肝功能,并且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者改变用药的剂量。
五、个人感悟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率很高,多为隐性感染,属于消化道传播疾病。多数患者是因为在外就餐感染的,该疾病具有自愈性,大部分不需要治疗,如果症状明显,需要使用药物来对症治疗,一般终生只感染一次,痊愈后多不会复发。
该病例中的患者的肝脏损伤情况比较严重,保守治疗不可行,需住院进行药物治疗。通过治疗后,预后较好,复查肝功能恢复良好,并且我让患者及其家属注意生活管理,避免疾病扩散。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