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药物治疗,治愈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药物治疗,治愈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麻木无力、不灵活,左手严重的情况,并且症状逐渐严重,经过检查后确诊为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我主要采取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以及给予患者甲钴胺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方式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患者身体基本恢复,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病情得到了较好地控制。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37岁

【疾病类型】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4/18

【治疗方案】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药物治疗(甲钴胺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30天,定期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身体基本恢复,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病情得到了较好地控制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名中年妇女,在家中做清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麻木无力、不灵活的情况,左手较为严重的,并且症状逐渐严重,后出现双上肢及肩背部无力、僵硬及抬头困难的症状。随即我安排查体,结果为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颈软无抵抗,不能自行屈颈,双上肢近段肌肉萎缩明显,双下肢肌容积正常,肌电图结果显示患者双正中、尺神经运动神经受损,所检肌肉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双侧深浅感觉检查正常,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膜反射未引出,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正常。根据患者症状以及检查结果,我将其诊断为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二、治疗经过
我将患者的病情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针对患者的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病情,一般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治疗。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一种少见的周围神经病,表现为进行性、非对称性肢体运动无力,以远端为重,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相关。将患者收治入院后,我首先给予患者甲钴胺片进行治疗,甲钴胺片是一种内源性的维生素B12衍生物,可改善患者神经元的传导作用,还可在人体内参与脱氧核苷合成胸腺嘧啶的过程,进而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我同时给予患者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这是一种改善免疫功能的药物,能够帮助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而起到减轻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作用;经过药物治疗以后,患者病情程度减轻幅度较小,因此之后我选择给予患者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进行治疗,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是指用大量的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清除肾脏的免疫复合物,保护自身组织免受抗体的攻击破坏,与循环免疫复合物或感染性抗原形成不容性免疫复合物,这种疗法能够快速增强患者免疫功能,阻止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减轻病情。
三、治疗效果
经过30天的治疗以后,患者身体基本恢复,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病情得到了较好地控制,双上肢及肩背部无力、僵硬及抬头困难的症状已经完全消失,神经功能得到较好地恢复,患者运动能力得到基本改善。经过查体以后,我明确患者的身体情况能够承受出院,于是经过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沟通以后,随即安排患者出院,在家休养,继续帮助身体恢复。
四、注意事项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具有一定的复发可能性的,为了避免病情复发,我提醒患者出院后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出院后,饮食上应当按时就餐,戒吃辛辣、油炸、烟熏食物如烧烤等,不吃过酸、过冷等刺激强烈的食物,不饮酒,少饮浓茶、咖啡等。多吃素菜和粗纤维食物。
2.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还需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身体过度劳累。
3.患者还应当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停止或改变服药时间,注意保暖和休息,预防感冒。
五、个人感悟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又称为多灶性脱髓鞘性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以运动神经受累为主的慢性多发性单神经病,是少见的脱髓鞘性周围神经元病。针对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临床上主要是采取免疫疗法,我针对本例患者主要是选择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较快的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对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起到治疗效果。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