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细菌性脑膜炎也会找上门

乏力、发热、畏寒竟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致的细菌性脑膜炎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喝酒后淋雨,在第二天出现乏力、发热、畏寒的症状,吃了感冒药后仍然不见好转,并且还出现呕吐的情况,于是在妻子的陪伴下前往我院就诊。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并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确诊为细菌性脑膜炎。患者通过积极地治疗,病情得到好转。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42岁

【疾病类型】细菌性脑膜炎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9/6/19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脑脊液引流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6天,一个月后复查

【治疗效果】患者乏力、发热、畏寒的症状逐渐减轻,病情得到好转


一、初次面诊
今天来了一位患者,患者面色不佳,是由妻子陪伴来的。我连忙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患者的妻子告诉我,前几天患者与朋友出去喝酒,喝酒后回来又淋了雨。结果在第二天的时候,开始出现乏力、发热、畏寒的症状。患者以为可能是感冒造成的,于是前往小诊所买了一点感冒药,服用后症状仍不见好转,还是间断性出现发热,并且期间还出现了一次呕吐。妻子说,患者在这期间意识还算清楚,但是看着患者难受,就立即带着患者前往我院就诊。我先为患者进行查体,体温:38.7℃,脉搏:119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87/58mmHg。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说明患者体内有细菌感染的情况。我又为患者安排头颅CT,并未发现异常,于是通过血培养,发现有肺炎球菌生长。通过肺部CT显示,双上肺点片状影。又进行腰椎穿刺术,结果显示脑脊液外观无色、清凉,压力大于300H₂O。因此,通过这一系列的检查,以及结合患者的症状,可以考虑为细菌性脑膜。妻子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于是我向她解释,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细菌感染造成的,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盗汗、畏寒等症状。患者也就是喝酒后,并且还淋雨,容易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这时细菌容易入侵,因此很有可能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二、治疗经过
妻子了解患者的病情后,问我患者的病情严不严重,我告诉她,由于患者在疾病早期,病情不算太复杂,所以经过积极治疗后,能够改善病情。他们表示一定会配合积极治疗,我为患者安排了入院。给予患者使用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能够起到抗菌的作用。同时给予患者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改善肺部有感染的情况。由于患者脑脊液压力过高,同时为患者安排了脑脊液引流。在这期间,我会让护士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药物的过敏反应,以便于我及时调整药物。并且我也会定期查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三、治疗效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开始恢复。查房的时候,看见患者脸色红润。患者自述现在精神好很多,发热、畏寒、盗汗的现象逐渐消失。妻子告诉我患者食欲恢复正常,而且有时候还出去畏寒、盗汗的情况已经消失。我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没有较大的异常。我为患者安排腹部CT、腰椎穿刺术,结果显示无异常,说明患者已经基本痊愈,于是我安排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并且嘱咐一系列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一个月后进行复查。
四、注意事项
患者和妻子听见可以出院后,很高兴,我也为他们感到开心。但是我担心后续病情的反复发作,所以,我为患者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具体内容如下:
1.患者回家后可以多食碱性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这些食物对改善大脑功能有一定作用。并且饮食还要清淡,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2.在这期间,患者要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导致病情复发,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3.患者如果出现不适的症状,需及时告诉我。另外,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了解自身的身体情况。
五、个人感悟
细菌性脑膜炎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感染造成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这和感冒的症状类似,所以这位患者及时吃了感冒药,症状也不会减轻。不过好在这位患者处于病发早期,所以治疗相对不是很复杂。另外,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不适,还是要前往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能够具体明确病因,及时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