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着班就突然离司出走,可能是分离性障碍

上着班就突然离司出走,可能是分离性障碍

吴成副主任医师

中医学重庆市中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因在上班时间出现多次原因不明地突然离开公司,且事后对这件事没有记忆,于是就医。进行心理障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狂躁或轻躁狂筛查症状为9,且同时存在抑郁,是较为严重的情况,确诊为分离性障碍。使用系统脱敏法进行治疗,再配合阿普唑仑片、盐酸舍曲林片进行治疗,患者的情况好转。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29岁

【疾病类型】分离性障碍

【就诊医院】重庆市中医院

【就诊时间】2022/4/18

【治疗方案】系统脱敏法+药物治疗(阿普唑仑片、盐酸舍曲林片)

【治疗周期】当天拿药,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病情已得到控制,患者的情况好转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自己来医院的,但是精神状态有些不对劲。因为我对患者问诊的时候,患者仿佛才苏醒过来,很迷茫地看着我,并且还询问我为什么他在医院。我说是你自己来医院的,患者赶紧翻出备忘录,上面写着就医。我开始怀疑患者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者说,他出现这种遗忘的情况好久了,经常去上班,但是回过神来就在家了,就像今天这样,本来是来医院,但是他的记忆中似乎并不存在这件事。
经过检查,发现患者对于部分压力比较大的事情有较强的抵触心理,且对于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也没有记忆。我更加确信患者可能是患上了分离性障碍,于是对患者进行心理障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狂躁或轻躁狂筛查症状为9,且同时存在抑郁,是较为严重的情况,确诊为分离性障碍。

二、治疗经过
患者说他知道自己生病了,但是没想到这么严重,并表示一切都听医生的安排。考虑到患者的情况较为严重,我决定对患者进行系统脱敏法治疗,先让患者倾诉与发病有关的精神因素,然后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逐步让患者暴露于诱发症状的精神因素中,患者渐渐体验到能够承受这些精神因素带来的紧张不安情绪而不发病,之后逐步增加暴露剂量。在治疗后,还给患者开了阿普唑仑片、盐酸舍曲林片进行治疗,前者是苯二氮䓬类催眠镇静药和抗焦虑药,可以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后者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以抗抑郁,对于身体的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三、治疗效果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来复诊,患者说他现在的精神状态已经好了很多,只是在压力大的时候还是会逃离现场,但事后是有记忆的。现在也可以忍受一些轻度压力的事情。我对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为中度至重度的狂躁、焦虑、抑郁,还需要定期地进行心理治疗和持续使用药物治疗。
四、注意事项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恢复得较好,我也看到了希望,但我还是担心患者在家里护理不好,影响患者恢复,所以我叮嘱患者注意以下事项:
1、要控制情绪,在发现自己情绪有些无法控制的时候,进行合理的心理暗示,或者转移注意力,在情绪过后再去处理事情。
2、在使用药物期间,如果出现身体不适,需要及时就医,且不可以私自使用其他药物,否则容易引起药物反应,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在用药期间还要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导致病情恢复不佳。
五、个人感悟
分离障碍是一个让患者一时间无法察觉到的,比较严重的一种精神疾病,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是表现为丧失近期的阶段记忆,外界的刺激几乎或完全没有反应,过后患者对过程全部或部分遗忘,常是因为受到重大刺激,强烈应激事件刺激,社会环境等原因导致的。患者的情况比较严重,好在患者配合治疗,症状在逐渐好转,我仿佛看到患者在未来健康的样子。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