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药物治疗也有效

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药物治疗也有效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女,46岁,近7年活动后出现心悸、气促症状,伴下肢无力、水肿,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病情一直反复。2月前症状再次发作并加重,影响睡眠。结合检查结果、患者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诊断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先天性心脏病,与患者及其女儿沟通后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并进行药物治疗。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睡眠质量提升。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46岁

【疾病类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先天性心脏病

【就诊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3/26

【治疗方案】无创呼吸机+药物治疗(华法林钠片、呋塞米片、地高辛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32天,住院期内门诊随访,出院后长期用药,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病情好转,睡眠质量提升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在她女儿的陪同下来到诊室的。我第一眼见到患者时,就感觉她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脸色苍白,看起来很难受。我问患者有哪里不舒服。患者女儿告诉我,患者最近这7年经常在活动后会感觉心悸、气促,而且感觉下肢无力,有时候还会出现水肿的情况。她带患者去其他医院也看过,也治疗过,但是病情一直反复。2个月前患者症状又发作了,而且更严重,出现了咳嗽、头晕的症状,晚上喘不过气,根本睡不好,所以赶紧带患者来医院看看。
二、治疗经过
听完患者女儿的讲述,我怀疑患者存在心脏方面的问题。我先给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检查显示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听诊时听到第一、第二心音分裂。为了判断患者呼吸功能是否正常,为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显示二氧化碳分压偏高,氧分压偏低,可能存在呼吸障碍的现象。然后安排患者进行心电图,显示QRS波群时限大于0.12s,且在V1导联呈RsR'型,由此判其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但是通常单纯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无任何症状,需要针对导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原发病进行治疗。于是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我为患者进行了心脏彩超,报告结果显示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失,左右房及右室增大,存在双向分流,重度肺动脉高压。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诊断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先天性心脏病。
我将诊断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女儿后,她们有点震惊,说完全不知道患者居然有先天性心脏病。然后问我应该怎么治,根据患者的病情,我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她们同意了我的治疗方案。
因为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所以予以无创呼吸机帮助患者呼吸,缓解呼吸肌疲劳,减少呼吸肌耗氧量,改善患者喘不过气的症状。在了解患者无药物过敏史后,我给患者开具了华法林钠片进行抗凝治疗,该药具有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可以避免血栓形成。并且给患者使用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担,改善水肿。此外,予以患者地高辛片控制心室率,可以起到强心的作用。

三、治疗效果
住院治疗30天后,患者心悸、气促、下肢无力症状减轻,双脚水肿消退。住院治疗32天后,患者心悸、气促、下肢无力、咳嗽、头晕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她说现在晚上睡觉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感觉喘不过气了,睡眠质量好多了,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出院。于是我安排患者进行出院检查,患者各项指征达到出院标准,病情好转,予以出院。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身体恢复后出院,我打心底里为她感到高兴,但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我提醒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减量、停药。此外,我还叮嘱患者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避免剧烈运动以及过度劳累。
2.保持低脂低盐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4.注意做好保暖工作,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着凉导致感冒。
5.如果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五、个人感悟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发生于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情况,也可见于正常人。通常单纯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不会引起不适症状,也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是针对引起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该患者是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出现的症状主要与先天性心脏病有关。先天性心脏病通常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因为该患者存在双向分流,重度肺动脉高压,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所以选择药物治疗,令人欣慰的是治疗效果很理想。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