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现腹胀、腹痛经久不愈,谨防乙状结肠癌

出现腹胀、腹痛经久不愈,谨防乙状结肠癌

曹键副主任医师

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位52岁的女性,刚就诊时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半年,用药不缓解,查体检查可见腹部压痛,进行肠镜检查可见肿物,经病理活检显示为恶性肿瘤,进行CT检查未见远处转移,初步诊断为乙状结肠癌,通过放射治疗、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临床症状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52岁

【疾病类型】乙状结肠癌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9/26

【治疗方案】放射治疗+肿瘤切除术+常规护理

【治疗周期】门诊3周,住院8天,定期复诊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一、初次面诊
当日上午10点,科室来了一位主诉症状为腹痛的患者。患者由其家属陪同,看起来较为憔悴。我邀请她坐下,然后询问其来由和症状。通过患者自述我了解到患者是一名餐饮工作者,由于工作原因,一忙起来导致饮食会有不规律的情况。半年前的下午,患者在工作的时候,无诱因的出现了轻微的腹痛症状,初时以为是肚子过于饥饿引起的,吃了些东西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由于腹痛症状较为轻微,患者一直忍耐到下班后,症状也就自行缓解,并没有引起患者的重视。随后一段时间,腹痛的症状会间断性的出现,患者有些不胜其烦,自行到药店购买了胃药服用,但效果不佳,尝试去了诊所,进过一番补液、用药治疗,也收效甚微。近期,一吃东西还会出现腹胀的现象,受此影响食欲似乎也没以前那么强了。我询问到患者是否出现过便血的现象,患者稍加思考后,确定了近期确实出现过,上厕所时鲜血滴沥的现象。而且这段时间患者排便的时间也明显延长,而且老是感觉排便不净,所以相应的上厕所的次数也有所增加,自己以为是近段时间吃坏了肚子。但自己吃的食物都是自己做的,卫生和保质期都有保证,患者还纳闷了一段时间。听完患者描述,我又询问了患者既往病史,患者表示既往体健,未见慢性和胃肠疾病。我简要地对患者就行了查体,除下腹部压痛外,无明显的异常表征。
二、治疗经过
为明确病因,我为患者安排了相关的检查。进行肠镜检查可见结肠肿物,易出血,考虑有恶性病变风险,经病理活检显示为肿瘤异常增生,进行CT检查但未见淋巴浸润以及远处转移,初步诊断为乙状结肠癌。
看到患者比较焦急,我先是细心地进行安抚,并和患者讲明病情现状。患者听完报告结果,情绪有些激动,我稍微安抚了患者的情绪,表示有治愈可能,待患者情绪稳定简要叙述了治疗方案,虽然出现的是结肠的恶性肿瘤,但分型较早,可以通过放射治疗缩小病灶,再配合肿瘤切除术,尽可能的切除原发肿瘤。患者表示愿意配合进行治疗。在得到同意后,我开始对患者按照上述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所幸整个过程患者都较为配合,治疗比较顺利。

三、治疗效果
治疗后,患者整体状况较为良好,身体各项体征较为平稳。住院期间,伤口缝合处没有出现感染的现象,整体精神较为良好,虽腹部仍有轻微不适症状,但是实验室检查未见异指征,加上患者可以忍受,所以未进行治疗。手术后,经过八天的护理治疗,患者切口处愈合较为良好,患者腹痛、腹胀、食欲减退、便血等症状基本消失,进行各项检查,未见明显的异常指标,自行出院休养。
四、注意事项
在症状得到改善后,但患者情绪仍然有些低落,询问后才知道主要是担忧以后病症是否会复发。我安慰道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其分型较早之几率较大,做好以下注意事项,通常可以降低复发的几率:
1.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保持营养摄入,短期内宜以流食为主,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2.注意定期复检,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与我联系;
3.同时还需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待身体恢复后,可进行适当地锻炼,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病症的复发。
五、个人感悟
乙状结肠癌是发病于降结肠与直肠之间的结肠癌的一种类型,早期症状一般有腹痛、消化不良、腹胀、便血等,中后期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会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症状。此次患者出现的症状就是较为典型的早期症状,一般症状较轻,不易引起重视,好在癌症发展较慢,分型较早,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幸运,出现不适症状,我们还是应当加强意识,及时明确病因。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