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腹痛便血引起重视,警惕直肠癌

腹痛便血引起重视,警惕直肠癌

曹键副主任医师

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34岁的男性,刚就诊时主诉腹痛、便血等不适症状半年,查体可见下腹压痛,全身淋巴未触及肿大,肠镜检查可见直肠肿物,进行病理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经加强CT检查未见转移,及时对患者进行了手术切除,并配合淋巴清扫、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尚佳,临床症状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34岁

【疾病类型】直肠癌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1/20

【治疗方案】肿瘤切除术+根治性淋巴清扫术

【治疗周期】住院2周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患者身体未受太大影响,肿瘤未复发


一、初次面诊
当日下午4点,科室来了一位患者。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带着口罩,精神状态还可以。进了诊室后,我邀请患者坐下,并开始进行了问诊,经过交谈,我了解到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轻微便血的症状,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太大的不适症状,血液会随粪便滴沥而出,以为是痔疮,就自行到了自己附近的诊所,买了一些痔疮膏药进行敷贴,症状稍有缓解。虽有因为工作调动,前往外国工作,短时间内未见明显的不适症状。但由于外国的饮食差异,随即便血的症状又开始出现。后续还有便秘的现象,感觉老有粪便没有排出。考虑是饮食不当,平时刻意地多喝水,但仍不见缓解。在外国待了三个月回来后,又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下腹疼痛,自行服用胃药后效果不理想。听到这里,我考虑可能是肠道溃疡、痔疮、肿瘤等多种可能。我询问了患者既往病史,患者表示既往体健,无胃肠疾病,也无慢性疾病的表征。我简单的对患者进行了查体,发现患者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异常,未触及淋巴肿大,下腹压痛明显,肛周情况较为良好,通过指试未出触及痔疮的症状。我又询问患者是否还有其他症状。患者稍加考虑后,表示只从腹痛出现后,腹泻、便秘等不适症状出现的频率也增加了不少。

二、治疗经过
为明确病因,我及时为患者安排了检查,经过肠镜检查可见直肠肿物,进行病理活检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经加强CT检查未见转移。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初步判定患者出现直肠癌。
我及时和患者讲明了病情现状,建议及时进行治疗。患者一听肿瘤有些被吓到,我细心地进行安抚,表示患者分型处于早期,积极治疗有一定的几率能达到临床治愈。患者也松了一口气,表示愿意配合治疗。
于是,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肿瘤切除术,配合淋巴结清扫。做完相关手术临床检查后,在其他医生配合下,开始对患者依照上述方案进行手术,好在手术过程较为顺利。
三、治疗效果
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较为良好,但出现有轻微恶心、头晕等现象,考虑为手术的常见反应,进行观察,保守治疗。但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的身体逐渐恢复,我查房时查看手术创口处未见渗液、渗血等感染症状,恢复较为良好,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考虑到混着恢复较为狼嚎,我为患者办理了出院手续,让其居家休养。
四、注意事项
在症状得到改善后,患者显德非常高兴,我也开心地祝贺患者身体恢复健康,但我知道治疗还只是刚开始,主要是因为肿瘤疾病虽能达到临床治愈,但不能排出其有复发的可能性,患者还需做好护理工作。于是在患者复诊时,我特意给了一些建议:
1.日常生活中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尽量减少对身体的刺激。
2.患者还需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短期内尽量避免淋浴,防止病菌感染,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3.平时还需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对病情恢复有一定好处。
五、个人感悟
直肠癌通常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出现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多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是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直肠癌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或伴随有肠道不适的症状,如腹痛、便秘、便血、发热等。此次患者的病症较为典型,出现了腹痛、便秘、便血等现象。但直肠癌的症状一般会与肠道炎症、溃疡等疾病混淆,需要注意甄别,可及时到医院进行明确。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