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能会诱发窦性心动过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能会诱发窦性心动过缓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一位68岁的女性,近两年来一直存在心悸、胸闷的症状,曾被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吃药休息后即可缓解。但是最近两周自觉症状越来越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在积极使用药物治疗后,现病情已经好转。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68岁

【疾病类型】窦性心动过缓

【就诊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12/10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注射用烟酸、注射用环磷腺苷、芪苈强心胶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坎地沙坦酯片)

【治疗周期】住院5天,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病情好转


一、初次面诊
患者在两年前就经常会出现心悸、胸闷的症状,当时去医院被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长期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但是两周前发现不适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活动时症状明显,偶感心前区隐痛不适,伴头痛,并且在吃药后效果也不是很好,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我院就诊。我首先对患者进行了查体,并安排患者进行了血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查体发现患者心率56次/分,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血常规正常;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顺序发生,且心房率55次/min,并且患者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病史。根据诊断,考虑可能存在窦性心动过缓的情况。

二、治疗经过
我将检查结果告诉了患者及患者的家属,并建议他们让患者入院进行治疗。患者的家属比较担心患者的身体,在商量后,表示同意入院。首先我给患者完善了入院检查,给患者使用了注射用烟酸来扩张血管、改善循环以及改善冠状动脉缺血的情况。另外,我还给患者使用了注射用环磷腺苷、芪苈强心胶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以及坎地沙坦酯片。注射用环磷腺苷为血管舒张药,可以营养心肌,改善心肌缺氧的情况;芪苈强心胶囊能活血通络,增强心肌收缩力;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坎地沙坦酯片可以控制血压。
三、治疗效果
整体来说,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并且在患者家属的悉心照料下,患者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在治疗的第三天,患者告诉我,她胸闷、心悸的症状和入院相比明显减轻了,我让患者继续检查治疗。在入院第五天,患者的胸闷、心悸的症状已经基本消失了,要求出院。复查发现患者的心率为65次/分,动态心电图情况尚可,于是予以出院。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病情好转,为此我也非常的高兴。在患者出院前,我又给她叮嘱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平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多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也尽量不要熬夜,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
2.避免劳累、受凉、情绪激动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及时门诊随访。
3.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打太极等,一般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4.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可以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鸡肉、排骨、鸡蛋、橘子等。
五、个人感悟
成年人正常的心动节律一般称为窦性心律,而窦性心律过缓通常是指成年人的心率小于60次/分,可能是病理因素、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等导致的。而该患者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并且心率56次/分,很可能窦性心律过缓是该病诱发的。如果是生理性的窦性心律过缓,通常无需进行特殊的治疗,而病理性的窦性心动过缓,一般在原发病得到控制后,预后良好。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