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患有胃淋巴上皮癌别担心,手术治疗来帮忙

患有胃淋巴上皮癌别担心,手术治疗来帮忙

熊英主治医师

肿瘤科中日友好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2个月前出现上腹胀的症状,饭后明显,最近感觉腹胀症状愈发严重,前来就诊。患者完善影像学检查后,可见胃部有肿瘤伴溃疡形成,我安排患者住院进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切除肿瘤,通过病理组织活检和免疫组化,最终诊断为胃淋巴上皮癌。术后3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活检未见病变复发。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60岁

【疾病类型】胃淋巴上皮癌

【就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就诊时间】2019/12/15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治疗周期】住院7天,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原切除创面瘢痕形成,再次活检未见病变复发


一、初次面诊
患者摸着肚子进来门诊,对我说“医生,我最近总是感觉肚子胀得慌,你看是怎么回事?”在和患者的沟通中,我了解到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2个月前出现上腹胀的症状,饭后明显,最近感觉腹胀症状愈发严重,前来就诊。由于患者没有出现特异性症状,我建议患者完善各项检查。
查体:血压156/104mmHg,一般情况可,未发现明显异常体征。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均无异常。胃镜检查显示:胃体上部靠近胃底大弯侧后壁可见直径约2cm隆起性病变,中央凹陷有溃疡形成表面附黄白苔。超声内镜检查示:病灶起源于黏膜下层的低回声结构,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晰。腹部CT示:胃体上部近胃底后壁见一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向腔内突起,直径约2cm,表面略凹陷,增强后中度强化,边界尚清,考虑肿瘤伴溃疡形成。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检查结果,我初步判断为胃淋巴上皮癌。
二、治疗经过
我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病情,要明确患者肿瘤的性质,必须手术切除后做病理活检才能确定。患者同家属商议后,同意住院进行手术。我随即安排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患者入院后第2天在全麻状态下接受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整个手术过程顺利,切缘无出血。术后病理回报:胃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内多量淋巴组织,间质中夹杂不规则上皮细胞巢团,呈片、岛及梁索状排列,紧贴一侧切缘及部分基底切缘,肿瘤细胞胞浆淡染,核大,呈椭圆形泡状,核仁清晰,核分裂可见。免疫组化示:BCL-2、CD21、CD30、CD43、CD79a、CD20、CD3均阴性,CK(++),Ki-67约40%阳性。根据检查结果,我最终诊断为胃淋巴上皮癌。

三、治疗效果
术后,患者禁食、水,观察48小时,没有呕血、黑便、腹痛、皮下气肿等情况发生,可少量进食流食。术后1周,患者伤口恢复,无感染症状,无特殊并发症,我同意患者出院休养。术后2周,患者前来复查胃镜,见胃底一溃疡,附白苔,周围黏膜肿胀,并见止血夹多枚,多点活检证实未见病灶残留。3个月后复查胃镜,见原切除创面瘢痕形成,再次活检未见病变复发。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恢复,我也非常欣慰,但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我多次嘱咐她要注意以下事项:
1.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压,按时吃药,避免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
2.饮食上应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每餐不应吃得太饱,注意适应胃容量小的特点,不暴饮暴食,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胡椒、芥末等。
3.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放松心情,不要过于恐惧癌症,积极配合治疗即可。
4.要注意休息,不能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5.定期复查,关注自身情况,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
五、个人感悟
胃淋巴上皮癌好发于老年人,病灶常位于贲门及胃体,临床表现有胀痛、反酸、纳差等,该病缺少特异性表现,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染色。本次病例的患者的症状只有腹胀,无其他特殊情况,通过影像检查发现胃部肿瘤,但明确肿瘤性质还是得依靠术后活检和免疫组化结果。这提醒我们必须警惕胃肿瘤疾病,普及胃肿瘤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好预防工作,以保护胃健康,远离胃肿瘤的危害。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