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现小三阳引起重视,警惕乙型病毒性肝炎

出现小三阳引起重视,警惕乙型病毒性肝炎

蒋卫民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34岁的男性,刚就诊时主诉腹泻、发热等不适症状,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现象,经查体可见腹部压痛,进行肝功能检查可见多项升高,经乙肝两对半检查可见小三阳,进行脱氧核糖核酸检查呈阳性,初步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使用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尚佳,临床症状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34岁

【疾病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就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就诊时间】2021/1/20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恩替卡韦片、谷胱甘肽片)

【治疗周期】门诊一月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患者身体未受太大影响,临床症状恢复


一、初次面诊
当日下午4点,科室接到一位肝功能检测异常的患者,提示有多项升高。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戴着口罩,精神状态较差。进了诊室后,我邀请患者坐下,并开始进行了问诊,经过交谈,我了解到患者3天前开始出现轻微发热症状,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其他的不适症状,以为是感冒,就自行到了自家附近的诊所,买了一些感冒药,服用后症状一直未缓解。我详细的询问了一下具体的症状表现。患者稍微回忆了一下,其病当天就如同感冒一样,发热但没有头晕的现象,服用药物后,发热症状并没有得到改善,随后第二天又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腹泻症状,还伴随恶心、食欲减退等现象。患者说道这几天,不想沾油荤,吃得都比较清淡,但即使如此食欲也没有发病前那么好了。到这里,我考虑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肝炎、肿瘤等多种可能。我询问了患者既往病史,患者表示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的表征。我简单的对患者进行了查体,发现患者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异常,无黄疸的现象,也未触及淋巴肿大,腹部轻微压痛,体温检测科显示为38.1℃。我又询问患者是否还有其他症状,患者稍加考虑后,表示肝脏区域时常会有轻微的疼痛,但一直不太明显,就没有引起重视。听完患者表述,大致判断为肝区病变,多考虑是肝炎,具体病情还需进一步进行检查。
二、治疗经过
为明确病因,我及时为患者安排了检查,经过乙肝两对半检查可见小三阳的现象,随后进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查呈阳性,经CT检查未见肝硬化倾向。结合患者肝功能检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升高,初步判定患者出现了疑乙型病毒性肝炎。
我及时和患者讲明了病情现状,建议及时进行治疗。患者一听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些被吓到,我细心地进行安抚,表示患者症状表现较轻,治愈可能性较高。患者也松了一口气,表示愿意配合治疗。
于是,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准备给予患者恩替卡韦片进行抗病毒治疗,再配合谷胱甘肽片保护肝脏。在明确药敏试验无异常后,为患者开具上述药物进行治疗。

三、治疗效果
使用药物后,患者恢复情况较为良好,表示症状似乎有所改善。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的身体逐渐恢复,复查时患者表示发热基本消退,腹泻的现象也明显得到了改善,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基本消失,身体恢复较为良好。于是,我为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可见各项指标回归正常,进行CT检查未见明显的肝脏损伤,经乙肝两对半检查可见小三阳的症状消失。
四、注意事项
临床症状改善后,患者显得非常高兴,我也很开心地祝贺患者身体恢复健康。但我想到乙型病毒性肝炎,虽然临床症状得到了改善,但不能排除其有复发的可能性,患者还需做好护理工作。于是在患者复诊时,我特意给了一些建议:
1.日常生活中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保肝、护肝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
2.患者还需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防止病菌感染,同时还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引起感冒的症状,影响身体恢复。
3.短期内注意规范用药,尽量不要私自停药或换药。
五、个人感悟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乏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此次患者出现的症状,就是较为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表现。由于症状表现并没有特异性,易与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疾病等发生误诊,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主要是此疾病若不及时治疗,通常会对肝脏较大损伤,严重时还可能诱发肝硬化、肝癌等病症。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