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警惕原发性肿瘤,可能会诱发副肿瘤性天疱疮

警惕原发性肿瘤,可能会诱发副肿瘤性天疱疮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山东省立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一位57岁的男性,在2个月前出现了口腔溃疡的情况,但是当时并未在意,随病情的发展,不仅溃疡面出现了蔓延的情况,并且身上多处还产生了皮疹,于是来到我院就诊。在经过多种检查后,发现肝部有一个肿瘤,并且最终确诊为副肿瘤性天疱疮。不过在通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57岁

【疾病类型】副肿瘤性天疱疮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就诊时间】2021/2/2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环孢素胶囊、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泼尼松片)

【治疗周期】药物治疗3个月,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明显,糜烂面完全愈合


一、初次面诊
患者在2个月前发现自己出现了口腔溃疡的情况,他以为只是小问题,并没有进行特殊的治疗。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发现溃疡逐渐蔓延至上颚、口唇,同时伴有疼痛感,并且背部、手掌处也出现了少许的皮疹,伴有轻微瘙痒的症状。患者担心病情会越来越严重,于是来到我院就诊。我首先对患者进行了查体,发现患者舌、上颚、咽后壁可见广泛的糜烂,躯干处有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暗红色的斑疹。于是我又安排患者进行了CT检查、病理检查、间接免疫荧光检查。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肝门-胰头处可见一5.4cmx4.1cm的闭块灶,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淋巴结滤泡、纤维、血管均见增生;间接免疫荧光检查结果显示IgG于表皮内棘细胞间网状沉积。根据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副肿瘤性天疱疮。

二、治疗经过
我告诉患者他得的并不是口腔溃疡,也不是普通的皮肤病,而是肿瘤导致的副肿瘤性天疱疮,在使用药物的同时,他还需要到胸外科通过手术清除肿瘤。患者听后也表示愿意配合我们积极治疗,战胜病魔。首先我给患者使用了环孢素胶囊、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环孢素胶囊为免疫抑制剂,可以用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免疫增强、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7天后,患者去胸外科进行了切除手术,手术后,我除了上述药物,我还给患者使用了泼尼松片进行抗炎、抗过敏治疗。
三、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的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在用药的第4天,我发现患者皮损糜烂的面积就已经明显地减少了,并且在患者手术完成后,我又给患者沿用了环孢素胶囊、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并还给他开具了泼尼松片,没有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术后用药治疗的第17天,我发现患者糜烂的面积已经缩小了三分之二;术后用药治疗的一个月,患者皮肤糜烂面已经完全愈合,见结痂及色素沉着,口唇糜烂也基本愈合。另外,在出院后,我让患者继续使用环孢素胶囊和泼尼松片一个月,并定期复查。
四、注意事项
因为副肿瘤性天疱疮仍存在复发的情况,所以我还是比较担心的。在患者来复查的时候,我又给他交代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在饮食方面少吃海鲜、牛羊肉,可以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奶制品等,一般有利于促进皮肤黏膜的修复,还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搔抓、摩擦皮肤,而当口腔黏膜有损害时,要勤刷牙,保持口腔的清洁。
3.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如果发现病情反复的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五、个人感悟
副肿瘤性天疱疮主要是指体内肿瘤的循环体液因子以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从而诱发的皮肤黏膜疾病,是天疱疮的一种变型,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该患者就是因为在检查时发现体内存在肿瘤,所以该病可能就是伴随着肿瘤而出现的。患者通常可以根据病情,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另外,及时通过手术切除原发的肿瘤性病变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患者在积极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一定的控制。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