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突发淋巴结结核,竟是结核分枝杆菌在“惹是生非”

突发淋巴结结核,竟是结核分枝杆菌在“惹是生非”

蒋卫民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的女儿被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在照顾女儿的时候,不小心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出现了淋巴结肿大、低热、乏力等症状,且症状逐渐加重,遂至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淋巴结结核,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38岁

【疾病类型】淋巴结结核

【就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就诊时间】2018/10/23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利福平片、异烟肼片、盐酸乙胺丁醇片、吡嗪酰胺片、水飞蓟宾片)

【治疗周期】住院2个月,服用药物半年以上,3个月一次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淋巴结肿大、低热等症状消失,结核菌素试验转阴性


一、初次面诊
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来我院就诊,进入就诊室的时候,患者焦急地说:“医生,你快帮我看看,我的肩膀、锁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肿了,医生,你快帮我看看!”我安慰患者,并安排患者及其家属坐下,让患者平复一下情绪,然后我询问了患者具体的情况。患者自述,3个月前,由于女儿被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在医院照顾女儿,女儿突然指着患者的左侧肩膀靠近锁骨处说:“妈妈,你这里有个小疙瘩。”患者这才注意到自己锁骨上方有个小包,无触痛,无其他不适症状,患者便没有过多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发现左侧肩膀靠近锁骨上的小包逐渐肿大,伴随有疼痛症状,且有压痛,呈进行性加重,遂至我院就诊。我随即对患者进行查体,体温测量结果为38.5℃,体温比较高,神志清,盗汗、乏力、纳差。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结节状,无痛,融合成块;结节不规则,活动度差。结合患者的自述以及查体结果,我怀疑是淋巴结结核。在临床上,淋巴结结核是比较常见的肺外结核病,通常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关,结核分枝杆菌通过上呼吸道或随食物进入口腔及鼻咽部,引起原发灶上感染,后沿淋巴管到达颈部浅深层淋巴结,引起淋巴结结核。另外,与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也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进而可能会诱发淋巴结结核。本病例中的患者应该就属于这种情况,由于女儿患有肺结核,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进而会诱发本病。
二、治疗经过
为了证实我的判断,我安排患者进行了一系列辅助检查,结核菌素试验提示阳性;血清学检查:抗结核抗体阳性,血沉加快。B超:上锁骨处淋巴结增大、积聚成团,轮廓清楚,低回声。后经患者同意,取小部分淋巴结组织做淋巴结活检,检查结果符合结核病理改变。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检查结果,可诊断为淋巴结结核。

我将患者的病情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后,患者和家属都比较担心,主动询问我该如何治疗,我建议患者住院治疗,患者同家属商议后,同意了。完善好住院手续后,我给予了患者利福平片、异烟肼片、盐酸乙胺丁醇片、吡嗪酰胺片口服,这些药物都属于抗结核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有利于改善病情。我还为患者开具了水飞蓟宾片护肝,以此来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三、治疗效果
患者治疗期间积极配合我进行治疗,遵医嘱服用药物,家属也在一旁精心照顾。经过2个月的住院治疗,患者的身体恢复良好,自觉身体无明显不适,我随即安排患者进行复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上锁骨淋巴结肿大、低热、盗汗、乏力、纳差等症状消失,结核菌素试验已经转为阴性,符合出院标准。待患者家属完善好出院手续后,患者平安出院。
四、注意事项
患者及其家属在出院的时候,多次向我表示感谢,我嘱咐患者出院后要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出院后还应继续服用药物,且应遵医嘱服用药物,切勿自行增减药物或停药,定期来医院门诊随访;在平时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2.患者出院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这对改善病情有一定的好处。
3.患者应注意饮食,可以适量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高钙食物,还可以适量增加维生素的摄入,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禁烟戒酒。
五、个人感悟
淋巴结结核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多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若大家如本病例中的患者一样,与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就可能会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从而容易诱发本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想要避免发生淋巴结结核,在增强自身免疫力的同时,还应尽量减少与传染性结核病患者的接触,提高疾病防范意识,做好疾病防范措施。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