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现胸闷、心悸、下肢水肿,可能是缺血性心肌病

出现胸闷、心悸、下肢水肿,可能是缺血性心肌病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为66岁男性,1个月前患者出现了无明显诱因的胸闷、心悸等症状,患者以为是运动过度引起的,就没有重视,1天前开始出现双下肢水肿的情况,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呼吸困难,经过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通过使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洋地黄毒甙注射液、螺内酯片进行治疗,患者身体已经基本恢复。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6岁

【疾病类型】缺血性心肌病

【就诊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1/21

【治疗方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洋地黄毒甙注射液+螺内酯片

【治疗周期】住院7天,定期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身体已经基本恢复


一、初次面诊
那天我照常坐诊,突然门口传来很大的声音,“医生,快帮我看看病!”我抬头看去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嘴唇发紫,连忙让患者躺在就诊床上休息,患者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告诉我,1个月前患者出现了无明显诱因的胸闷、心悸等症状,以为是运动过度引起的,就没有重视,1天前开始出现双下肢水肿的情况,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呼吸困难,患者觉得病情可能比较严重,于是来我院就诊。
我及时为患者做了体格检查,患者体型肥胖,胸部无明显压痛,体表皮肤没有异常表现,心跳速度为130次/分,心音强弱不等,我询问患者的病史,患者表示3年前曾经确诊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过积极治疗后,病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为了明确病因,我安排患者进行了心电图、胸部CT、心脏彩超等检查项目,患者心电图提示存在ST-T波异常,胸部CT显示患者胸腔存在少量积液,心脏彩超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全心增大,二尖瓣三尖瓣反流,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结合患者症状及各项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

二、治疗经过
我将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结果告诉患者,患者非常惊慌,攥住我的手含着泪水说:“医生这个心脏病是不是很严重啊,我应该怎么办才好啊!”,我拍了拍患者的手,安抚道:“这个病不算严重,你积极配合治疗一般都不会怎么样的”,患者这才放心,我向患者提出了建议,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来控制病情,首先可以通过使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来营养心肌细胞,还可以配合使用洋地黄毒甙注射液增强心肌收缩力,缓解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情况,同时还需要口服螺内酯片联合利尿,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7天后,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双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的症状已经得到了有效缓解,胸闷、心悸的症状也在逐渐恢复,可以说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根据和患者本人的沟通,基本没有其他的不适症状,达到了出院的标准,我批准了患者出院,患者出院2周后回我院复查时,身体已经没有不适症状,基本已经恢复正常状态。
四、注意事项
患者出院时多次对我表达了感谢,我也很高兴他能够恢复,不放心他的病情,于是我叮嘱患者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身体恢复期间患者要尽量卧床休息,不要从事重体力活,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有利于身体康复。
2.在治疗期间需要增加身体的营养,多吃一些优质蛋白,比如鱼肉、羊肉、牛肉等,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还可以让患者适量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西红柿、菠菜、苹果、香蕉等,对身体都具有一定的好处。
3.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定期来医院进行复查,明确身体的恢复情况。
五、个人感悟
看到患者身体逐渐恢复,我很开心,缺血性心肌病这个疾病通常不严重,一般是可以恢复的,患者也不需要过度焦虑,积极配合我们医生治疗即可,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在出院后患者出现了任何的明显不适现象,及时就医。该病例的患者治疗比较及时,恢复效果也比较好,但还是想要提醒大家,如果出现心慌、心悸、心跳加速、胸痛、胸闷等症状,不要不重视,否则可能会耽误病情的诊治,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