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感冒不重视?引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更难治

感冒不重视?引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更难治

欧晋平副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感冒发烧后脸上和身上出现针尖大出血点和瘀斑,扁桃体肿大,进行两次血常规检查、生化全套检查以及凝血四项后确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扁桃体发炎。患者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后,脸上和身上陈旧性出血点和瘀斑基本消退,扁桃体恢复正常,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2岁

【疾病类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9/2/5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1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脸上和身上陈旧性出血点和瘀斑基本消退,扁桃体恢复正常,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


一、初次面诊
一天下午,一个小患者摇摇晃晃地走进诊室,后面跟着他的家属。家属告诉我,患者三天前感冒了,有发热和流鼻涕的症状,看其精神还不错,自行吃了退烧药退烧后就没做处理了,但是脸上和身上都长了很多红点点,不痛不痒的。看着这些红点点越来越多,这才来医院检查。我撩开患者的衣服,看到他身上出现了很多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还有一些瘀斑,查看口腔时发现扁桃体一度肿大。于是我让患者家属带其去做了血常规、生化全套检查以及凝血四项,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为23*10^9/L,低于正常标准,白细胞计数15*10^9/L;生化全套提示C反应蛋白82mg/L;凝血四项未见异常。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扁桃体发炎,于是我建议家属带患者入院治疗,家属表示同意并在第二天办理了入院。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我又让家属带去做了一次血常规,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为24*10^9/L,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值,因此确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考虑到患者扁桃体一度肿大,我给患者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到杀灭细菌、抗感染的作用。患者血小板明显降低,有出血倾向,于是我又给患者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分裂成熟,从而生产出更多的血小板释放到外周血中,提高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
三、治疗效果
住院第2天,患者身上未再出现新发出血点及瘀斑。住院第4天,患者脸上和身上陈旧性出血点和瘀斑部分消退,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为65*10^9/L,扁桃体恢复正常。住院第7天,患者脸上和身上陈旧性出血点和瘀斑大部分消退,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为102*10^9/L,于是准许出院。1个月后患者回到医院复查,脸上和身上陈旧性出血点和瘀斑基本消退,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为142*10^9/L。
四、注意事项
患者年纪较小,出现不适症状不能表达,因此在复查时我特意嘱咐患者家属,要多观察患者的身体变化,并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饮食健康:建议不要吃长纤维食物,容易造成消化道黏膜产生大量的摩擦,导致消化道出血。多吃流质、半流质食物,多喝牛奶、豆浆等富含钙质和维生素的饮品。
2.注意卫生:患者年纪较小,外出玩耍时可能接触大量细菌,回家后要及时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3.注意保暖:患者免疫功能较弱,天气转变时容易出现感冒发烧症状,要及时增减衣物,做好保暖工作。
五、个人感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表现为反复出现皮肤及黏膜瘀点、瘀斑以及外伤后出血不止,鼻出血、牙龈出血、发热、失血性贫血等,严重者可引发多脏器或颅内出血。本例患者感冒后出现全身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还有一些瘀斑,及时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后,血小板数量快速回升,病情好转。呼吁大家不要不把感冒发烧当一回事,小小的感冒也可能会引发重大的疾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