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身患胆囊腺癌,患者精神萎靡疼痛不已

身患胆囊腺癌,患者精神萎靡疼痛不已

熊英主治医师

肿瘤科中日友好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出现腹痛、恶心症状,进行肿瘤标记物、腹部CT、核磁共振成像等一系列检查后诊断为胆囊腺癌。患者进行了胆囊恶性肿瘤切除术+淋巴结清扫+腹腔粘连松解术,并在手术前后使用了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紫杉醇注射液、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后腹痛和恶心症状基本消失,腹部CT显示未发现肿瘤复发征象。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50岁

【疾病类型】胆囊腺癌

【就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就诊时间】2019/4/8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胆囊恶性肿瘤切除术+淋巴结清扫+腹腔粘连松解术)+药物治疗(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紫杉醇注射液、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3个月,化疗4个疗程,长期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腹痛和恶心症状基本消失,腹部CT显示未发现肿瘤复发征象,其余各项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一、初次面诊
第一次见到患者,我就看出他精神萎靡,脸上也没有过多的表情。接过患者的片子后,他对我描述了病情。原来患者去年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腹部阵痛和恶心,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疑似为胆管癌,但当时只是做了药物保守治疗。
最近一周他感觉腹痛和恶心的症状加重,于是来到我院检查。我让患者做了肿瘤标记物、腹部CT、核磁共振成像等一系列必要检查,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提示CA125数值为141.000u/ml升高,CA199数值为111.600U/ml升高;腹部CT提示胆囊窝区混杂密度影,与周围肝组织及胃窦分界不清,考虑胆囊癌并侵犯周围组织,且肝门区肿大淋巴结;核磁共振成像结果提示胆囊窝存在大小约为5.6×7.9×5.9cm的肿块信号影,胆囊癌侵及肝脏可能性大,肝右后叶下段有小囊肿,肝门区多发肿大淋巴结。
为了确定患者的胆囊癌种类和分期,我又让他做了腹腔穿刺及免疫组化检查,最终诊断为胆囊腺癌。我建议患者尽快入院治疗,患者表示同意并于当天入院。

二、治疗经过
从患者的检查结果可以看出胆囊体整体增大且出现肝门区的淋巴结肿大,因此我建议患者马上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患者非常害怕手术,一度拒绝了我的建议。我使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紫杉醇注射液、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给患者进行免疫治疗,同时和家属一起给患者做心理工作,讲清手术的必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家属最终说服了患者,患者同意进行手术治疗。于是在给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后,我给患者进行了胆囊恶性肿瘤切除术+淋巴结清扫+腹腔粘连松解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胆囊底部及部分肝组织可见大片坏死、胆固醇结晶伴慢性炎细胞浸润,局灶腺上皮重度异型增生,未见明显浸润性癌。胆囊颈部淋巴结1枚、8组淋巴结2枚、13组淋巴结2枚未发现癌细胞。术后继续进行免疫治疗。
三、治疗效果
经过三周的免疫治疗,患者腹部CT及核磁共振成像提示胆囊体积变小,腹腔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手术后患者继续进行免疫治疗,腹痛和恶心症状基本消失,腹部CT显示未发现肿瘤复发征象,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等常规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预后效果较好。经过一系列的系统治疗,患者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面对疾病更加坦然,脸上也多了很多表情。
四、注意事项
治疗前到治疗后,患者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感到很欣慰,也经常嘱咐他,在生活中要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健康:避免吃腌制、油炸的食物,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排骨、瘦肉、鸡蛋、西红柿、西兰花、猕猴桃等等。
2.保持积极的心态:保持住现在坦然、积极地面对疾病的心态,重新融入原来的生活中,不被疾病所阻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适当锻炼:不要一直躺在家里,以强身健体为目的进行适当的锻炼,但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五、个人感悟
胆囊腺癌是发生于胆囊腺上皮的恶性肿瘤,早期患者可以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将病灶部位切除,中晚期患者如果出现局部或远处转移,则需要在手术切除病灶的基础上,配合化疗、放疗、靶向药物等方式控制病情,本例患者就属于这一类。一年前他出现腹痛、恶心的症状时并未进行有效治疗,一年后病情加重,在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后虽然检查显示预后较好,但仍需要继续进行免疫治疗。肿瘤患者要知道,即使治疗过程中的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也不代表可以停止治疗了,还需要根据定期的复查来反馈具体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