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针尖大出血点、瘀斑,是典型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针尖大出血点、瘀斑,是典型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欧晋平副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脸上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身上出现瘀斑,在进行两次血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查以及脾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泼尼松片治疗后,脸上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和身上的瘀斑基本消失,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1岁

【疾病类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9/5/23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泼尼松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1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脸上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和身上的瘀斑基本消失,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


一、初次面诊
一天上午,一个家属抱着患者急急忙忙来到我的诊室,并把她怀里熟睡的患者递到我面前。我看到患者脸上有一些分散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颜色鲜红,我翻开患者衣服,看见她身上还存在瘀斑,于是问这位家属出现这种状况多久了,家属却表示没有注意。我继续问道,最近有感冒吗,家属表示没有,但精神一直不好。于是我让家属带患者去做了血常规、血清学检查以及脾病理学检查,结果出来后我看到血常规显示血小板计数6*10^9/L,明显降低,血清学检查提示抗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其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我建议患者家属尽快带患者入院治疗,入院后再行骨髓穿刺术明确具体原因,患者家属表示同意并于第二天帮患者办理入院。

二、治疗经过
为明确诊断,患者入院后,我又让患者进行了血常规检查,结果仍显示血小板计数6*10^9/L,于是确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我给患者预约了血小板输注,还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提升血小板数量、抑制炎症反应,并让患者口服泼尼松片抗炎、抗过敏,患者未出现不良药物反应。为明确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具体原因,我还给患者完善了骨髓穿刺术,骨髓穿刺术结果提示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住院治疗期间,我和家属都对小患者照顾有加。
三、治疗效果
患者住院期间持续用药,住院第7天,患者脸上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和身上的瘀斑明显减少,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上升至79*10^9/L,于是准许出院。1个月后患者家属带患者回医院复查,患者脸上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和身上的瘀斑基本消失,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140*10^9/L,精神状态好,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看到患者病情好转,我和患者家属都非常高兴。
四、注意事项
患者年纪较小,出现不适症状不能表达,因此在复查时我特意嘱咐患者家属,要多观察患者的身体变化,并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用药:院外继续口服泼尼松片巩固治疗,且在此期间避免受凉,定期复查以调整用药剂量。
2.饮食清淡:吃流质、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等,以免消化道损伤出血。多补充富含钙质、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注意保暖:天气寒凉或者季节变化的时候,注意给患者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复发。
五、个人感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线治疗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因此我给患者使用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泼尼松片提升血小板数量、抑制炎症反应。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病情很快得到了恢复。但是为了巩固治疗效果,院外还需要坚持使用一段时间泼尼松片。作为一名医生,我建议患者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如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存在糖尿病、肾功能障碍等疾病,还可以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长春新碱、环孢素等二线治疗药物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