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凉皮黑窝点”被端查封并没收大量成品凉皮

“凉皮黑窝点”被端查封并没收大量成品凉皮

  夜幕降临,一些摊贩逐渐开始忙碌。“你不是从正规厂家进的货吗?那这是什么?”一阵愕然后又惊慌失措的凉皮商贩刘某在执法人员现场搜查到的多种粉状白色不明物面前,不得不承认了非法使用添加剂的事实。

  近日,长兴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全县农贸市场内的散装食品开展大排查大检查,这是扎实开展“三大一严”专项行动,保障G20峰会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

  据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介绍,当他们检查到县农批市场内一家凉皮销售摊位时,他们要求业主当场提供凉皮来源的进货验收票证。

  但是业主表情紧张支支吾吾地说放在家里了,无法提供任何票证。当要求业主回家去取时,他又表示供货方没给,并且信誓旦旦地说从正规厂家进的货,但却说不出厂家名称,检查人员敏锐意识到这家摊位销售的凉皮肯定有猫腻。

  凭丰富的执法经验,执法人员感觉到正面可能无法突破业主的防线,避免打草惊蛇,因此责令该业主认真履行好进货验收手续的同时,执法人员从外围人手,调查该摊位凉皮的经营情况。

  从经营凉皮的同行了解到,被暗查的业主姓刘,为外地人,到长兴经营已有6个多月,凉皮是他自己加工的,加工场所比较隐蔽,只能知道大概方向,具体位置从不示外人,进货和出货都是他亲自操作。

  据悉,他生产的凉皮卖相特别好,保鲜的时间特别长。“事出反常必有妖。”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通过综合分析,认定刘某的加工坊是无证无照的,并有较大非法添加的嫌疑,专门派人排摸刘某送货的路线,摸准加工的具体场所和加工时间。

  执法人员会同县公安食药环大队,抓准刘某下午6点开始加工的时间,进行了联合突击执法。

  当执法人员突然出现在脏乱差的凉皮“黑窝点”场所,惊慌失措的刘某在执法人员的检查和询问下,不得不承认了非法使用添加剂的事实。

  刘某为赚取不义之财,在加工500公斤的凉皮中非法添加了明矾、脱氢乙酸钠。据执法人员介绍,明矾凝固性很强,可以使凉粉皮的口感更筋道,产量增加。

  一斤淀粉出五斤凉粉皮的话,加上了之后可能要出八斤到九斤。脱氢乙酸钠主要防腐保鲜,添加后可以大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明矾是禁止在凉皮中添加的。执法人员对现场的产品进行抽检,经检验机构检测,检测出铝含量为4240mg/kg,大大超过100 mg/kg的安全限量,属于严重非法添加行为。

  执法人员依法查封了刘某的加工场所并没收了用于生产加工的设备、原料和450公斤成品凉皮。从刘某非法添加手段的隐蔽性的角度反映其是明知不能添加而故意实施添加,是恶意违法行为。

  目前,该案件已移交县公安局,对刘某进行了拘留,并追究刘某的刑事责任。“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在执法人员的火眼金睛下,一切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必将水落石出、原形毕露。

  拒绝客户自提、藏身拆迁后出租大院、外人进门先盘问清楚、工人抽着烟光着膀子包粽子……

  根据读者提供的信息,《法制晚报》记者暗访发现,在北京丰台区万柳桥附近藏有3家非法加工粽子的窝点,其中一家能日产上万个。

  记者辗转拿到窝点生产的粽子,丰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测发现,其含国家严禁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甜蜜素,经常食用将对*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会威胁到老人、孩子、孕妇的健康。

  6月1日,丰台食药监局联合丰台公安分局对3家窝点进行了查抄,共查扣1.7万余个粽子,并已于第二天送到专业场地销毁。

  读者爆料 吃粽子结果手都是甜的

  前不久,丰台嘉园三里居民郭女士,在小区附近的北甲地综合市场正宗山东馒头房,以1元/个的价格,购买了15个糯米小枣粽子。

  食用后,全家人发现拿过粽子的手是甜的。糯米小枣粽子只有包在里面的小枣是甜的,最多经过蒸煮后包裹在小枣周围的糯米是甜的,手没有接触到小枣和小枣周围的糯米不可能染上甜味。

  于是,郭女士上网搜索后,怀疑自己买的粽子有可能被添加了甜蜜素——蒸煮时向水中放该物质,使得粽叶被染甜,手接触到粽叶进而也发甜。

  第二天,郭女士找到了该馒头房。老板称,粽子是从外面进的货。

  记者调查 馒头房称不知产自何处

  根据郭女士的反映,5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丰台马家堡西路的北甲地综合市场,很快便在市场东门附近找到了那家正宗山东馒头房。

  馒头房坐南朝北,一排两间门面,一间用来销售,一间用来加工馒头等主食。记者看到该馒头房正在销售的粽子有3个品种,一种是小枣的,一种是豆沙的,第三种是蜜枣的。小枣、豆沙的1元一个,蜜枣的1.5元一个。

  法晚记者对馒头房老板称,眼下正在附近一家早市卖粽子,销量可以,想向他打听一下他卖的这粽子是哪进的,进价如何。

  馒头房老板说,粽子每天早晨送货,豆沙、小枣的每个六毛五,蜜枣的每个一块。至于这些粽子在哪加工的,谁加工的,他不知道,也从没打听过。

  加工点老板多次拒自取

  5月21日早6时左右,记者再次来到北甲地综合市场,刚进市场大门,就看见一辆电动三轮车从馒头房向大门驶来。注意到车上堆放着十多袋粽叶,记者赶紧将电动三轮喊停。

  三轮司机是个年轻人,当记者表示想联系订购粽子时,男子称他做不了主,让记者与老板联系。记者说没有老板的联系电话,请他提供。他说馒头房老板有,让记者找馒头房老板去要。

  对此,记者表示:“我就在市场附近批卖馒头、粽子,与馒头房竞争,他不告诉我。”于是,三轮司机告诉记者老板姓石,并将其电话告诉了记者。

  令人奇怪的是,他还叮嘱记者,千万不要说是他提供的老板电话,因为老板有话,不向不知底细的人提供电话。

  “给老板招揽业务本身是好事。”记者问:“为什么不让提供电话?”三轮司机称:“怕出事。”

  法晚记者问三轮司机完事回哪儿?三轮司机顺话搭腔说万柳桥。记者赶紧追问道:“万柳桥什么地方?”三轮司机意识到说漏了嘴,赶紧扭转话题,说要粽子的话,给石老板打电话。

  当天,记者以订购粽子为名,与石老板取得联系。订购粽子后,记者提出自取,让石老板告诉加工地点的行车路线。石老板表示不需要自取,他可以安排人送货。

  记者称自取很方便,而且时间还好掌握,坚持自取。石老板依旧严词拒绝:“如果这样就算了,你还是看看别人家的粽子吧。”

  粽叶垃圾暴露了黑窝点

  由于不能通过订购粽子找到该加工窝点,于是,记者决定以万柳桥为中心,在周围3公里的范围展开寻找。

  万柳桥北侧是柳村,目前柳村已被拆迁,不过还留有几处出租大院,周围空出来的地面被废品回收户占据,搭盖了一些简易的棚子,用来回收堆积废品。

  这些出租大院引起了记者的注意。5月23日下午,记者终于在靠近柳村铁路的一出租大院附近,发现了大量的粽叶垃圾,说明黑窝点很有可能就在附近。

  不久,记者看到一辆金杯面包车驶来停在院门口。院里陆续有三轮车出来停靠在金杯旁,司机将车后门打开,原来里面装满了粽子叶。

  周围人将金杯车上的粽叶装上三轮车,随后拉进大院。

  打入窝点 想进门结果遭到盘问

  5月24日中午,记者以订购粽子的名义再次来到位于柳村铁路北侧的出租大院。

  从外面观察,该大院面积占地约有几十亩,里面是间距很小的排房,显得很拥挤。院门不大,机动车无法进入。

  在院门口,记者遇到两个正要出门、年纪约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当法晚记者打听谁家做粽子向外批发时,一个上身穿白衬衣的女孩子骑车出来,指着另一个骑车的女孩子,对记者说:“她家做粽子。”

  另一个骑车的女孩子则停下问记者:“你们哪的?”记者称:“马家堡市场的。”

  女子对马家堡市场好像有所了解,又追问:“马家堡有好几家市场,你们到底是哪家的?”记者说:“靠近博爱医院的那家。”女子说她知道那家市场,还说以前曾在那里批发过元宵。

  此时,女子警惕性有所放松:“现在查得可紧了,按说不该让你们进去看。”说着,她示意记者等等,需先进去打个招呼。

  光膀男人叼着烟包粽子

  在女子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这个人口密集的出租大院。左拐走过一排房,就是一个通道。只见,通道的尽头摆放着几个大盆和高约0.8米的不锈钢大桶,五六个人围在一起正在忙碌,女子对记者说那是别人家。

  女子带着记者沿通道走了十几米向左拐进另一条通道,一直向前最后来到她家。

  她家也位于通道的尽头,右侧是两间敞开门的屋子,其中一间屋里有3个光膀子的男子正围坐一个装满糯米的大盆旁包粽子,其中一男子嘴里还叼着烟。

  只见他们包粽子的动作非常娴熟,装米、放枣、裹粽叶、捆扎几乎是一气呵成。据窝点老板介绍,这些包粽子工一分钟可以包6个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