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两次被迫流产原是甲减在作祟
医生建议:备孕期女性最好做个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查
患有甲减、甲亢、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的育龄期女性能怀孕吗?孕前、孕期怎么调整甲状腺激素水平?吃药是否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前几日,医院举办了第一届“甲友会”,讲座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甲状腺病还能生宝宝吗?”现场,好几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在认真听讲,还有替女儿前来听讲座的阿姨。讲座结束后,记者特别采访了讲座的主讲专家、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教授。
反复流产病因原在甲状腺
在接诊过的病人中,来自宁波的万女士让楼岑教授记忆深刻。如今,万女士已是一对双胞胎儿子的妈妈,可在此之前的好几年里,她一直处在反复流产的魔咒中。
“每次都保不到三个月,孩子就没了。”楼岑告诉记者,万女士第一次怀孕时,由于胎儿始终没有胎心,不得已流产掉。流产之后,夫妻俩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染色体检查,检查结果很正常。做足充分准备的万女士夫妇再次尝试怀孕,可不幸还是降临了,一直到孕80天,胎儿的心跳仍检测不到。
两次流产对万女士的打击不小,夫妻俩曾一度想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要孩子。当他们来到中心主任医师的诊室时,张松英建议万女士做一下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结果,万女士被查出患有甲减,经过推荐,她来到了楼岑教授的门诊。经过治疗,万女士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夫妻俩喜得一对双胞胎宝宝。
“甲状腺功能减退我们称为甲减,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缺少或生物效应不足导致的。临床上,甲减容易导致孕妇反复流产或是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受到影响,最严重的是呆小症。”楼岑教授说。
建议女性孕前先查甲状腺
最常见的导致甲减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于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另一种是由于甲状腺癌、甲亢患者在口服药或手术治疗时,因为甲状腺组织摧毁过多,而引起甲减。一般的体检都能够查出甲状腺问题,但也不乏有患者一直处在不知情中。
为了帮助大家学会自查,尽早发现甲减,楼岑教授向记者列举了一些甲减的典型症状:怕冷、嗜睡、乏力、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关节酸痛、浮肿、月经紊乱、情绪低落。
“我特别建议,备孕期的妇女抽血做个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查,如果发现甲减,在甲状腺激素水平未调整到正常水平之前不适合怀孕。”教授说,一般情况下,甲减患者通过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治疗是能够恢复正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后完全可以怀孕。但由于激素水平在孕期有很大波动,因此在怀孕期间,孕妇也要按照医嘱定期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治疗甲减的药物在孕期也是可以持续服用的,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甲亢患者应先治病再怀孕
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另一个不正常表现就是甲亢,这是一种因为甲状腺素过多分泌而造成的疾病。同甲减的症状相反,甲亢患者常常食欲亢进、消瘦、怕热多汗、容易激动、心慌心跳、手脚不自觉发抖、眼球凸出等。
“甲亢在女性当中的发病率还是不容小视的,全国大概有2%的女性患有甲亢,而且患病人数在逐年增加。”楼岑教授解释,孕妇如果患有甲亢,会有并发孕高症的风险,而且心脏负担也会增加,胎儿同样会有早产、流产、发育畸形的风险。
因此,她建议一旦育龄妇女查出自己患有甲亢,需要积极治疗甲亢疾病,待甲状腺功能控制在稳定状态后,方可在医生指导下怀孕。
目前,医学上公认的治疗甲亢的手段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服西药、放疗(用碘131)和手术治疗。
一些甲亢患者长期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会严重影响怀孕生育,可以考虑改用碘131彻底治疗甲亢。甲亢患者在用碘131治疗后半年,将甲状腺激素水平调节在适当的水平,可以正常怀孕。在业内,尤其是美国的专家都非常推荐用碘131治疗甲亢。
昨天是爱眼日,今年“爱眼日”主题是“呵护眼睛,从小做起”。根据江苏最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情况,我省中小学生近七成近视。
近视小学生六成右眼度数高
医院眼科主任提醒,健康视力一定要从儿童抓起。夏承志这几年坚持在做学生近视病因的追踪,通过建立屈光档案的三至五年级的近千名学龄儿童检查,他发现除了近视小患者多了之外,在近视儿童中,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接近60%的孩子是右眼度数要比左眼深。也就是说,10个近视眼,6个右眼度数高。
他深入研究发现,对于小小年纪就近视,以前所认为的“学习压力大,电视看多了,游戏玩多了”这一解释并不完全靠谱,还与握笔的姿势正确与否有很大的关系。
有一种握笔姿势是“近视握笔法”
“不正确的握笔写字会让你提前近视,也是导致右眼度数偏高的原因。”夏承志说,正确握笔写字的姿势,应是大拇指与食指捏住笔,握笔的支点落在中指第一指节拇指侧。根据物理学原理,支点到笔尖的距离约3厘米是阻力臂,拇指和食指与笔接触点到支点距离约0.5厘米是动力臂。阻力臂/动力臂=6倍,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的握笔应为费力杠杆,对孩子来说很吃力。
于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握笔写字的年龄过小或指力过小,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他(她)就会迁就,用不正确的握笔姿势来代偿,具体表现为握笔支点靠前(减少阻力臂)和用靠近拇指根的部位包绕握笔(增加动力)。这种握笔的姿势一旦形成,就会使儿童为看清笔尖,头部自然左倾,而且双眼距离纸面更近,为近视埋下了隐患。夏承志将其称之为“近视握笔法”,而有七成孩子都在使用这种握笔方法。
“近视握笔法”形成后,直接产生两个后果,一是,右手握笔时,因左、右眼距离笔尖不一样,右眼靠得更近一些,离焦量更大,最大相当于戴着1000度的调节近视眼镜在看书写字,因此,右眼向近视发展的动力会更强一些。
距离黑板五六米是最佳位置
专家认为,一直坐前排的学生视力相对于座位靠后的学生而言更容易近视。
他解释说,因为对眼前五六米以外的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眼睛不需要调节就可以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这时调节眼睛的神经和肌肉是舒张的,但如果要看清5米以内的物体,调节眼睛的肌肉必须有不同程度的收缩。眼睛所看到的物体越近,收缩的程度越高,眼睛也就越疲劳,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容易诱发近视。
“因此,近视眼学生不宜坐前排,坐在距离黑板五六米处才是最佳位置。”他说,万一孩子只是假性近视,刻意调到前排,反而可能变成真性近视。即使眼睛暂时不近视的学生,也最好不要长时间坐前排,比较理想的办法是教室的前中后排轮换着坐。
几大误区要避开
误区一:看电视、玩电脑是近视的罪魁祸首
专家认为,实际上,对于大多数非遗传性近视,产生近视的原因是过高强度的近距离用眼,看得越近,看得时间越长就对近视贡献越大,即便你不看电视,长期近距离用眼也会近视。
误区二:弱视治愈就是不戴镜裸眼视力恢复到1.0以上
专家说,弱视的诊断是排除式的,视力低常不一定是弱视,如能发现弱视病因,治疗是不困难的。弱视治愈的标准是双眼矫正视力大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且双眼视力基本相同,立体视功能正常,而不是裸眼视力1.0。如家长贸然提早摘镜则有可能使弱视复发,视力回退。部分高度屈光不正弱视患儿有可能需终身戴镜,对此家长一定要有科学的认识。弱视治疗的黄金年龄是3周岁至7周岁。
-
老年人不宜多走卵石路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内,用鹅卵石铺就的健身路往往成为健身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的钟爱。但运动医学专家却指出,老年人长时间走这
-
日本流行福寿操可助老人睡眠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个动作,对改善老年人的睡眠会很有帮助。第一节活动脖颈:头向前倾,直到感觉肌肉有些抽紧,持续10秒钟。前
-
玉米粒饼的做法_玉米粒饼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玉米粒饼是很常见的,对这样食物吃的时候,完全是可以放心进行,吃这类食物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不过在
-
清炖羊排的家常做法_羊排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羊排其实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欢
-
糖衣花生米的做法 _花生米_怎么做_家常做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糖衣花生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精品包装的和散装零售的。其实糖衣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