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安徽启动中医药服务支付改革

安徽启动中医药服务支付改革

  遴选13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对应15个门诊病种纳入门诊报销、10个中医住院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40个医共体试点县的中医院为试点医院。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安徽省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启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

  方案明确,首批遴选的毫针刺法、推拿疗法、艾灸疗法、针刀疗法、耳压疗法、拔罐疗法、熏洗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穴位放血疗法、手法复位疗法、夹板外固定疗法、头针疗法等13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对应的中风病、腰痛病、骨痹/膝痹、面瘫病、肩凝症、头痛、项痹病、偏痹、腕部筋伤、痛经病、肘劳、不寐病、斜颈、骨折病、伤筋病/踝关节扭伤等15个门诊病种实行门诊按病种付费。

  定额标准按本地中医医院同病种的住院次均费用的70%或参考规范服务法测算的实际费用确定,新农合基金支付比例参照同病种的普通住院上一年度实际补偿比例执行。

  中风病、腰痛病、骨痹/膝痹、积聚、肺胀病、项痹病、混合痔病、锁骨骨折、肱骨骨折、带下病等10个中医住院优势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定额标准按本地同级综合医院同病种的住院次均费用的90%左右确定,新农合基金支付比例在同病种普通住院上一年度实际补偿比例基础上提高5~10个百分点,个人支付比例下降5~10个百分点。

  方案确定县域医疗共同体试点县(市、区)的县级中医医院为试点医院。其他地区的县级中医医院和县级综合医院中医科可比照执行。试点工作将坚持“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科学测算、动态调整,疗效优先、规范服务,医患并重,多方共赢”的原则,努力实现患者负担能减轻、医保基金可承受、中医药优势得发挥的中医药医改目标。

  试点工作将于2016年7月开始实施,在此之前,要求各试点县尽快制定本地区中医优势种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上报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审定后实施。

  方案要求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的“准入”机制;对纳入病种试点的患者,医院要主动履行告知义务;要建立公示制度,对开展的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收费标准、报销比例,纳入门诊报销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名称及其门诊病种、收费标准、服务项目与内容等事项应在显著位置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加强组织领导,组织人员培训,加强监测评估,加强宣传引导等。

  该省目前有40个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医共体由县级医院(包括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牵头与若干乡镇卫生院合作,开展紧密型技术合作,统一调配人力资源、统一核算医疗服务成本、统一成员单位的绩效考核。改革医保基金对县域医联体的支付方式,实行按人头总额预算包干,超支原则不补,结余全部留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类外卖类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在享受便利、快捷的同时,却忽略了它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有数据显示,单对山东省2015年一年的包装垃圾的铺开面积进行粗略地平均计算,一天因为网上外卖产生的垃圾面积,就能覆盖2.6个大明湖。在享受网络外卖等O2O行业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人们该如何实现生活便利和减少污染的双赢,这亟待引起社会的重视和思考。

  近年来,网上订餐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通过手机APP或者电话叫外卖,来解决吃饭问题。大量的餐饮包装垃圾也就随之产生。像塑料或发泡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构成了外卖垃圾的主要部分。各家外卖平台的订单量也在快速增长,而这也意味着外卖垃圾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外卖垃圾的数量,虽然目前并没有权威统计数据,但可以从外卖平台的订单量可见一斑。

  根据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公布的数据,这三家外卖平台的日订单量大概在700万单左右,据此我们大概可以粗略的算一笔账,按照每一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是0.06平方米来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可覆盖42万平方米,这个相当于59个足球场。在外卖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背景下,如何减少外卖垃圾,这是一道亟待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很多网友表示,对于消费者和经营者来说,要想让大家自觉舍弃享受的便捷和获得的盈利,难度是比较大的。

  因此,还要靠政府部门要加大绿色发展理念和建设两型社会的宣传,引导消费者强化自身的环保意识,在叫外卖时,减少对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同时要加大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强对塑料袋市场的监管,杜绝不合规塑料袋的生产和使用,严格督促经营者选择有偿的使用塑料袋的方式,降低塑料袋的使用量;要引导和鼓励餐具制造企业创新并加大对环保型餐具的生产,为二次使用、回收利用或是掩埋分解提供更多可能性。

  相关链接

  外卖垃圾问题鲜有关注

  近年来,网上订餐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通过手机APP或者电话叫外卖,来解决吃饭问题。

  记者发现,外卖市场日益火爆,大量的餐饮包装垃圾也随之产生。塑料或发泡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构成了外卖垃圾的主要部分。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白领王燕对记者表示,带饭的时间成本太高,上班族没有那么多精力准备,去外面餐馆吃又太贵,现在外卖商家有很多优惠,一般都比去餐馆吃便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知道叫外卖会造成一些“白色污染”,但也难以抵抗外卖便宜、方便、快捷的诱惑。

  大量的外卖垃圾让保洁员们叫苦不迭。年近50岁的保洁员杨兰对此深有体会,她告诉记者,每天午餐过后,单位的垃圾桶里差不多都堆满了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外卖垃圾,有的餐盒里还有剩饭剩汤,要处理好这些垃圾,也着实令人头疼。

  “以前没有这么多外卖垃圾,现在明显增多了。”杨兰对记者表示,这些外卖垃圾,基本没有人回收,只能当生活垃圾处理掉。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很快,订外卖就是为了图方便,但是可能很少人意识到外卖垃圾问题。”美团外卖的送餐员沈先生对记者表示,有的顾客即使在家可以用家里的筷子,也会因为外卖里没有配筷子而进行投诉。“可能是懒得洗吧,这也侧面说明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白色污染”难以避免

  在享受了网上订餐便利的同时,民众也要为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买单。那么,外卖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究竟有多么严重?

  在天通苑经营一家凉皮餐馆的赵老板对记者表示,自己这家店刚开业不到2个月,外卖是主要经营收入来源,目前每天多的时候可以接二三十个外卖订单。一份外卖的包装成本(1个透明餐盒+1双筷子+1个塑料袋)的成本大约是1元多钱。

  记者注意到,赵老板这家店的店面并不大,店里只有四张桌子,但是在美团外卖的经营业绩已经达到月售500多单。

  事实上,各家外卖平台的订单量正在快速增长,而这也意味着外卖垃圾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外卖垃圾的数量,虽然目前并没有权威统计数据,但可以从外卖平台的订单量窥一斑而知全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