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吸烟和慢阻肺没那么简单

吸烟和慢阻肺没那么简单

  吸烟不仅会引起肿瘤,还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如卒中、冠状动脉心脏疾病,高血压,血栓栓塞,和外周动脉疾病,肺部疾病如慢阻肺,和其它许多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白内障,黄斑变性。这些疾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虽然吸烟的影响是广泛的和毁灭性的,但大多吸烟相关性研究关注于肺部,因为肺被视为吸烟的主要靶向器官。

  虽然慢阻肺是吸烟导致的主要后果,但慢阻肺通常不是单独存在的,因为它通常伴随着慢性呼吸系统和非呼吸系统疾病。

  GOLD指南中慢阻肺的诊断是吸烟者的持续性气流受限。这个定义在临床实践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并未提及症状,并且仅适用于气流受限的吸烟者。

  事实上,我们了解较好的慢阻肺仅是定义的吸烟者中气流受限的慢阻肺,因为大多关于慢阻肺病理生理和管理的可用性数据是根据肺功能评估的吸烟者的气流受限。

  Woodruff及其同事报告了一组肺功能检查正常的吸烟者,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运动耐受低于正常水平,和毛细支气管炎影像学证据。

  因此,他们总结称,肺功能结果不足以定义吸烟诱发的肺部范畴。这些研究结果确定和扩展了近期另外一项研究结果,研究显示,超过50%的有症状的,而肺功能检查正常的吸烟者有相当大的呼吸系统相关受损以及肺气肿影像学特征。

  大多有症状而肺功能检查正常的吸烟者通常使用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也就是说,这些患者与慢阻肺患者疗法相同,但根据目前的定义,这类患者不是慢阻肺。

  这两项研究显示,有慢性呼吸系统症状,而无气流受限的患者的与那些轻至中度气流阻塞和诊断为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后果相同。这些结果表明,在确诊烟雾诱发的疾病时,症状至少与气流阻塞一样敏感。

  通过CT扫描检测到的毛细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可能出现于无气流阻塞的吸烟患者中,为这些推论提供了坚实的生物学基础。这又一次提醒我们,慢阻肺可能是一种“lung’s quiet zone”疾病,如50年前Mead的定义——肺部发生病理改变的区域,但通过FEV1的改变无法检测。

  这两项研究确定了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实践中作为慢阻肺治疗,即使不存在气流受限——此综合征极类似于心脏衰竭,但射血分数正常。

  如果在疾病出现临床特征前,我们可以检测疾病异常,那么,疾病的干预措施可以预防疾病的暴发。50多年来,吸烟相关的研究关注于肺功能的测量,包括肺量测定,以检测早期慢阻肺。

  目前,我们知道,症状至少与肺功能检测一样敏感,并可能更有助于需早期干预的慢阻肺患者。这些结果清晰的表明,FEV1在一大部分吸烟者中检测慢阻肺不是很灵敏,可能是亚组吸烟者中需做早期诊断的工具之一。

  Woodruff等使用慢阻肺评估测试(CAT)问卷调查慢阻症状显示,两种呼吸道症状(咳嗽和咳嗽)和较多的全身或较少的特异性症状(呼吸困难、喘息,活动受限)均匀分布于有症状的吸烟者中,不论FEV1是否异常。虽然CAT诊断慢阻肺可能有特异性,但大部分是相对非特异性的,并可能反映了由吸烟诱发的伴随的呼吸道疾病(哮喘和支气管扩张)和肺呼吸道疾病(心脏衰竭、缺血性心脏病,肥胖和抑郁症)。

  有趣的是,通常被视为慢阻肺之一的慢性支气管炎很少存在于吸烟者中,征说明系统性症状,如胸闷,呼吸困难,和活动受限,可能更加代表吸烟的广泛影响。

  我们应该可以限制目前指南中根据肺功能检查确定的慢阻肺的诊断和治疗。这些新的研究帮助我们确定了有慢性呼吸道症状而无气流阻塞的新队列患者。现在我们需要寻找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减少症状并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

  巴西一个制药基金会日前在巴西东北部城市萨尔瓦多展示了一款寨卡病毒快速检测试剂,能在20分钟内检测出寨卡病毒。这是第一款得到巴西国家卫生检疫局认证、可在全国范围内生产和销售的寨卡病毒检测试剂。

  据报道,这种试剂由巴伊亚州卫生局下属的巴伊亚制药基金会与一家名为GenBody的韩国企业共同研发。无论患者感染的寨卡病毒处在什么阶段,利用这种试剂都可以检测出来,并且只需20分钟就可出结果。此前,专业实验室通常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检测。

  按照巴西卫生部的要求,巴伊亚制药基金会首批将生产50万剂这种试剂,以满足市场需求。

  巴伊亚州卫生局长法比奥·博阿斯介绍说:“这种试剂不仅可以找到病毒,还可以找到病毒侵入的器官。此前的检测都必须到专门的实验室去做,而这种试剂非常快速,只需要分离出血清,20分钟就得到结果。”

  根据巴西卫生部最新数据,今年1月3日至4月23日,巴西全国共报告120161例寨卡疑似感染病例,涉及1605座城市,其中确诊39993例。统计数据显示,在孕期前3个月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产下患小头症新生儿的比例较高。

  相关链接

  近期,科学家持续揭开寨卡病毒的神秘面纱。上个月,斯洛文尼亚的一个研究小组证实了寨卡病毒和新生儿先天性小头症的关联;

  上周,巴西研究人员又公布了两项最新研究成果,证实了今年2月医学界提出的另一个怀疑,即先天性小头症的出现往往还会伴随其他病症。

  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先天性小头症一起出现的症状还有视觉神经系统病变和视网膜出血等多种眼部异常症状。

  因此,巴西研究人员提出,应该对患小头症的新生儿逐个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

  巴西研究小组的第一个研究成果,发表在5月26日的《JAMA眼科学》杂志上,揭示了易引发眼部疾病的两种情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先天性小头症。在24名接受观察的婴儿中,有14名(约占58%)表现出了眼部问题。

  第二种情况是孕妇在怀孕初期表现出感染寨卡病毒的迹象。在14名接受观察的怀孕妇女中,有10名(约占71%)在怀孕初期表现出了病毒感染的症状。

  而这些怀孕女性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都没有结膜炎或葡萄膜炎等眼部疾病。这就排除掉了婴儿患眼部疾病的遗传因素。

  第二个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眼科医师协会官方会刊《眼科学》上,证实了第一个研究的结论,接受观察的3名患先天性小头症和眼部异常的婴儿都同时满足以上两种情况。

  第二个研究列出了完整的眼部异常症状的清单,在色素性视网膜炎和视神经萎缩的基础上,加上了眼底黄斑病变、视网膜出血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轻微的视觉不适到完全失明都有可能,也可能出现几种病症叠加的现象。

  根据巴西出生统计系统,患小头症的新生儿从2010年至2015年增加了20倍之多,最近几个月内约有4000名新出生的婴儿患有此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