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食药监总局驳“乳企大洗牌”

食药监总局驳“乳企大洗牌”

  国家食药监局8日举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新闻发布会,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张靖表示,新的《办法》出台以后,说国内乳业会面临“大洗牌”,有点耸人听闻。

  从整个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来说,目前103家企业基本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都有相对固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区域。

  “至于说企业有没有这样的担心,有可能,从我接触到的企业来说这个担心是微乎其微的,没有更多的担心,它只是在想我的这些配方、这些品牌,比较困惑要选择哪些留下、选择哪些注册,还有哪些要去掉,要考虑营销策略和营销战略,这个是它关注的问题。

  基本上103家企业都有相对固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区域,一般是相对稳定的,除非产品质量发生严重的状况,否则不会出现大洗牌的情况。”张靖表示。

  张靖指出,国内从奶源开始一直到生产,目前的状况来看乳制品的水平处在前所未有好的状态,无论从前不久刚结束的中国奶业大会及农业部公布的一些结果来看,还是现在每年进行抽检、正常抽检、例行抽检公布的结果来看都是吻合的,目前的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合格率比较高,在乳品里面是名列前茅的。所以从企业发展本身来说,国内自身的状态也是比较好的,消费水平在提升,整个产量等各种情况都比较好。

  张靖认为,进口的量增加也是客观的,表明消费水平整体提升,从这个提升之中会看到量的变化,国外进口的量增长比较大,那是因为原来进口的基数比较小,所以增加一点一下就实现100%的增长。

  而中国的乳企生产原来都是以自给为主的,表面看好像在倒退,其实产量在增加,可是原来是100%的市场,现在让出一部分市场给国外,所以不可能是100%的市场。这点上可能会产生误解,说中国乳企在倒退,人家在增加,说明人家很好,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实际上是基数不一样,如果客观的说基数是得不出这样的结论的。

  张靖还强调,“从消费本身来说,这种状态本身是消费正常状态。中国要拉动内需,拉动内需的结果,为什么世界各国看好中国拉动内需,他要把它的东西卖给你,结果你拉动内需是光卖你自己的,不卖人家的,那人家没有必要看好你,人家指望中国做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相关链接

  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今日介绍,中国提高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准入门槛,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严格监管,包括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实施新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包括加强体系检查,包括月月抽检,包括对出现问题企业查处力度。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今日举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新闻发布会。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食药监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张靖等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滕佳材表示,生产企业是产品的制造者,也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安全。《办法》要求,企业应当具备与所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相适应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检验能力,符合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对出厂产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项目实施逐批检验。

  滕佳材表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当中对婴幼儿乳粉配方监管是最严格的,从市场来说,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非常好,利润高、含金量高,好多企业都想建厂,但是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严格监管,包括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实施新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包括加强体系检查,包括月月抽检,包括对出现问题企业查处力度,通过这些提出“四个最严”的要求,就是提高准入的门槛。

  滕佳材表示,我们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要求高,因为只有达到这个要求,才是生产出高质量又安全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一个基础。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并且,对产品配方注册时,要对标签、说明书与配方相关的声称内容一并审查。

  今日上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举行新闻发布会。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副局长滕佳材介绍,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成立以后,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工作的力度,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严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准入关。自2013年12月新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发布以来,总局统一部署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要求各地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审查工作。

  审查和在审核期间,原有13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中,未通过审查、申请延期审查和注销的企业有51家。近两年,又有一些企业按照新要求通过了许可审查。目前,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有103家。

  二是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监督抽检,从广大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城乡各级市场入手,坚持“市场买样、异地抽样、轮流检验、结果公布”的原则,持续加大监督抽检力度。

  2014年,共抽检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1365批次,检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21批次,占样品总数的1.5%。2015年,共抽检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3397批次,检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36批次,占样品总数的1.1%。

  今年1至4月份,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总局进一步加大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督抽检力度,原来最早是按照季度,之后就是不定期的,今年开始对婴幼儿奶粉实行“每月抽检、及时公布”,努力实现对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抽检全覆盖,对每家企业1、2、3段产品抽检全覆盖。

  截至目前,今年共抽检820批次,检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6批次,占样品总数的0.7%。

  三是加大不合格产品的处置力度。针对监督抽检发现的不合格产品,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总局在第一时间要求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立即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及时采取封存、下架和召回措施,督促企业查明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排查风险因素,并采取整改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什么叫“立即”呢?反正是我们机构查出某一个机构有产品问题,是在24小时之内通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采取下架、封存、召回等措施。同时企业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按照总局要求,向社会公布对问题企业的调查处理情况。

  四是推进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即食品安全审计。2014年起,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总局“以问题为导向”,对所有检出不合格产品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均进行了体系检查,记者朋友经常报道的知道,当初我们说一个形象的叫法,也是借鉴国外的叫法,我们叫食品安全审计,这是通俗的叫法,按照法律规定,这是对生产企业进行体系性、全方位的检查。2016年,总局决定“以预防为原则”全面推进体系检查范围,即在3年内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全覆盖。

  从今年开始,不管这个企业抽检有什么问题,到目前103家企业,我们要全面进行检查,即使没有查出问题,我们也要进行体系检查,体系检查是严格、全面的检查,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GMP、按照食品安全标准,按照相关生产规范,对生产过程、整个生产管理体系检查得很严格,相当跟药品GMP检查要求是一样的。截至目前,总局已完成对37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体系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各相关省局要求共计29家企业停产整改。凡是查出问题的,都要求企业先停产,起码对产品的生产线先停产、整改、查找原因,经过复核之后才能恢复生产。要求企业整改情况,也如实在总局网站和相关省局网站公布。

  五是进一步明确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责任。为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规范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记录,总局制定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记录规范》,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必须真实、准确、有效记录生产经营过程的信息,建立和完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全过程信息可记录、可追溯、可管控、可召回、可查询。通过上述监管措施的不断加强,目前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质量与安全保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