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24批次食品不合格 过节逛街擦亮眼睛

24批次食品不合格 过节逛街擦亮眼睛

  昨日,记者从省食药监局获悉,根据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安排,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糖果制品、炒货及坚果制品、调味品、速冻食品、小麦粉、大米、酒类、茶叶、乳制品共10类1578批次的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其中抽检项目合格的产品1554批次,不合格产品24批次,合格率98.5%。

  被抽检不合格产品中,多家岛城企业上榜。其中,标称青岛星峰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花生酱中铅项目不合格;标称青岛宏盛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花生酱(纯花生酱)中黄曲霉毒素B1项目不合格;

  标称青岛泽香园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益都红辣椒粉中苯甲酸项目不合格;青岛川百汇香料萃取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生姜粉调味料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项目不合格。青岛祥瑞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绿茶(炒青)中三氯杀螨醇项目不合格。

  相关阅读

  山西26批次食品不合格 粉条占19席

  4月1日,记者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2016年第6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发布。本期公布332批次监督抽检结果,涉及饮料、焙烤食品、调味品、粮食及粮食制品、豆类及其制品、食用油、水果及其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等8大类。其中,不合格食品26批次,粉条就有19批次。

  不合格26批次食品中,饮料有2批次,分别是:大同市华林有限责任公司振华南街超市销售的标称为左权县太行野山果饮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沙棘果汁饮料中菌落总数超标;山西山姆士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为山西维仕杰食品饮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沙棘果汁饮料中菌落总数超标。

  焙烤食品4批次,分别是:山西山姆士超市有限公司学府店销售的标称为运城市盐湖区近乐食品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馍干过氧化值超标;山西山姆士超市有限公司学府店销售的标称为山西香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巧模样香酥馍片中过氧化值超标;山西美特好连锁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长治路店销售的标称为山西太原华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港式牛奶方包(热加工烘焙)中酸价超标;山西美特好连锁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为山西迪莉莎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美记飘香晋式蛋皮五仁月饼(果仁类)菌落总数超标。

  调味品1批次,为山西黄河醋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紫洋老陈醋(酿造食醋)中检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

  不合格粉条有19批次,主要来源于省外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是铝的残留量超标。分别是:山西叁陆玖鱼火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采购的标称为昌黎县曙光粉条厂生产的粉条;

  山西元合餐饮有限公司采购的标称为秦皇岛市三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条;老谭记麻辣烫采购的标称为秦皇岛合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条;

  晋中开发区巴庄餐饮有限公司采购的标称为四川省鑫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火锅川粉;太原市迎泽老四川小火锅采购的标称为卢龙县金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条;太原市小店区山城火锅店采购的标称为昌黎县顺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条;

  太原市小店区渝美人餐厅采购的标称为秦皇岛市三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条;

  太原市杏花岭区顺时针时尚自助火锅店采购的标称为昌黎县康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粉条(粉丝);太原市杏花岭区牛叭啦火锅店采购的标称为昌黎县曙光粉条厂生产的粉条;

  太原市杏花岭区王老实筋头巴脑火锅店采购的标称为昌黎县曙光粉条厂生产的粉条;太原市小店区春生刘一锅筋头巴脑体育路店采购的标称为昌黎县明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马铃薯鲜粉;太原市小店区月月香羊蝎子店采购的标称为秦皇岛合力食品有限公司的粉条;

  山西寻鲜水产餐饮有限公司采购的标称为四川安岳薯霸食品厂生产的全薯鲜粉;太原市尖草坪区渝品天下火锅店采购的军朝粉条;太原市迎泽区胖财老火锅店采购的标称为成都柏峰食品有限公司黄龙分公司生产的紫薯粉;

  太原市迎泽区袁老四火锅店采购的标称为昌黎县顺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条;晋中市榆次区岳宇豆制品批发部销售的粉条;

  太原市迎泽区陈大姐重庆火锅鱼村二部采购的标称为昌黎县元华粉丝厂生产的粉条;太原市小店区铉华轩餐馆采购的标称为秦皇岛稼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条。

  针对上述不合格产品,省食药监局已通报相关省市,并责成相关市局及时进行核查处置,采取封存、下架、召回问题产品等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并对相关企业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前些天最热的词,就是高考了。高考,总是牢牢牵动着大众的神经。如何在考试期间科学、合理、安全地安排好孩子的饮食,调整好身体和精神状态,为孩子顺利高考做好“后勤保障”,成为诸多家长的“头等大事”。

  当然,高考期间,学校的食堂还是绝大多数考生用餐的首选之地。2016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回顾今年的高考,嘉兴市市场监管局不负使命保障高考食品安全的重任,为高考学子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得到了禾城家长的一致点赞。

  高考前夕,笔者随嘉兴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一起对嘉兴一中、高中园区的食堂进行了食品安全的巡查工作。

  在高中园区的第四高级中学食堂内,“原料清洗加工时,不注意肉类和蔬菜清洗池的分类,怎么能混在一起洗呢?既然在厨具上标了色标,就应该严格进行分类,否则有什么意义?冰箱里的食物存放标签怎么不全呢?菜品留样制度必须严格执行,而且样品的数量也不能少!”看似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是都逃不过监管人员的火眼金睛。从生熟食材存放,到物资储藏室的防鼠措施,监管人员没有放过每一个细节。

  “从目前检查的情况来看,总体还是不错的,食堂仓库对食材存取严格按照‘左进右出’原则,以确保新食材靠后使用,避免误用过期食品等问题的产生。消毒柜的使用上,食堂相关负责人表示都是每餐消毒的。厨房大厅则按照“用后清场”规定,要求使用后的餐具、调味品等用后及时归位,确保厨房的卫生与整洁。但是有些细节的问题还是存在的,比如说食品保温、食材清洗等,主要是操作上还有点不规范。

  对此我们会马上监督食堂进行整改,考前检查工作将在这几天全面完成。”市场监管局餐饮处处长陈成宏表示,“在高考期间,属地监管部门会分派专门的监管保障人员到各考点食堂进行检查,包括原料的采购、操作加工过程等进行现场的监督指导,发现问题立刻督促学校落实整改。”

  今年嘉兴高中园区设置了37个考场,每个考场30名学生,也就是说食堂要承担1000多名师生的就餐。考前,第四高级中学食堂的负责人也表示,全力确保师生的饮食安全。食堂会为学生及监考老师提供卫生、营养的菜品;将会严格落实食品原材料的采购索证索票制度、留样管理制度;而且准备的菜肴会以清淡爽口的为主,禁用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如四季豆、豆浆等;同时对从业人员健康和卫生状况进行监测,禁止带病上岗。

  大排查,确保安全零事故

  提前介入,不留盲区

  6月1日,在嘉兴一中的食堂,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原料加工和烹制,尽管检查时外面瓢泼大雨,但食堂地面基本干净,没有明显的水渍,整体环境整洁。工作期间,食堂工作人员对每种食材都进行了分类,有效地避免了细菌的滋生。

  然而监管人员还是发现了一些瑕疵,“上午10点,不少菜品已经烹饪完成,而学生中午放学都在11点以后,晚的可能要到12点多才来吃饭,在保温方面设施设备也要跟上,可以增加加盖的保温柜,保证学生们吃上热饭热菜。刀具使用要注意分类,切了蔬菜就不能再去切肉,否则可能出现交叉污染;要用颜色不同的餐盆(色标管理),对生熟食分开摆放。”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张明荣当场指出了这些问题,并责令食堂负责人马上整改。

  一中校党委书记张照荣表示,学校向来重视学生食品安全工作,在前期就专门开会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对食堂的要求就是要在源头上做好卫生安全工作,包括检查工作人员的健康证、肉类检疫合格证、食材的索证索票等。同时为了让高考学生能够吃得放心,校方也邀请了食药局的同志对菜品专门进行了研究,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吃得清淡、有益消化。

  据了解,嘉兴市市场监管局此次活动将重点检查食品原料采购查验、加工操作关键环节、餐饮具清洗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以及食品添加剂、食品留样管理等内容,督促食堂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防范措施。

  多方联动,全力护航高考

  对于高考食安保障,市场监管局张明荣委员表示,嘉兴市场监管将会与教育局及各学校食堂联系,分析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制订后勤保障工作方案。同时深入考点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食品采购、贮存、加工、清洗消毒等环节和食品加工制作用水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根据需要开展快速检测和监督抽检。

  “今年全市的高考考生有19633人,市本级有7个考点,这就涉及到十来家食堂的检查。我们检查的重点主要是五常法管理和阳光厨房,比如员工的操作是否规范,食品的采购是不是定点的,索票索证是否齐全等,每个细节都要检查到位,必须要确保考生吃得安全。如果哪个学校做得不到位,这就不仅仅是要求整改了,我们教育局还会给予行政处罚。”市教育局校园安全处副处长李中华说,争取明年教育局协同市场监管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