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也危害老人健康 专家称抱怨是种慢性毒药
生活中,有些老人总是不停地抱怨:抱怨孩子不懂事,抱怨家人不体谅自己,抱怨薪水太低、物价太贵,抱怨人生不如意……
学院心理学专家教授表示,抱怨就像一种慢性毒药,不仅侵袭着抱怨者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危害着倾听者的身心健康。为了健康幸福,我们要远离抱怨。
抱怨让父子形同陌路
家住汉口新华路的刘先生,今年72岁,退休前是国家干部,老伴也是公务员退休,儿子今年35岁,是名海归博士。按理说,这一家人日子应该过得滋润幸福。可谁知,说起现在的生活,刘先生和老伴竟老泪纵横。
刘先生伤心地说,儿子5年前从美国回国后,没有与家人联系,还中断了与家人的一切联系方式。他们通过儿子同学辗转知道儿子在汉工作,但也不知具体单位和联系方式。“这一切,也怪老刘太爱抱怨唠叨了。”刘先生的老伴说,从儿子上初中开始,刘先生几乎每天不是抱怨孩子读书不用功,就是抱怨单位同事。儿子即使出国留学了,刘先生也会通过QQ对儿子唠叨抱怨。
“可能是我的抱怨让儿子受不了。”刘先生后悔莫及地说,儿子“失联”的5年里,自己高血压、心脏病缠身,健康每况愈下。他们希望儿子能够早日回家,说自己再也不会像原来那样抱怨了。
抱怨伤心又伤身
有人认为,抱怨可以排解负面情绪,有利身心健康。但是事实恰恰相反。
教授介绍说,美国一项医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处于抱怨等负面情绪时,会分泌皮质醇激素,该激素长期过高时,不仅会干扰学习和记忆,还会降低免疫功能和骨骼密度,增加肥胖、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教授说,负面情绪会形成恶性循环,不仅让你更容易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还会让你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专注于负面事情。
抱怨让倾听者也受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抱怨不仅会伤害到抱怨者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会损害家人、朋友、同事等倾听者的身心健康。
余毅震教授解释说,当我们听到某个人的抱怨时,大脑会尝试去经历那个人当下的情绪,触发大脑中相同的神经突触,从而出现相同的情绪,这就是同理心。因此,抱怨对说听双方的健康影响差不多。
对此现象,美国研究发泄的心理学家杰佛瑞·罗绘声绘色地说:“抱怨就像在一个紧闭的电梯里,放了一个情绪上的屁。不仅臭着了自己,也熏到了他人。”
走出抱怨的泥淖
远离抱怨
我们才能在自己生活的原点改变自我,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健康幸福的生活。如何远离抱怨?余毅震教授给出了下面一些建议:
正视自己
为自己准确定位,在生活中演绎好自己的角色才是最美好的事情。
改变自我
每天都充满笑容的自己,从而明白抱怨之外的世界更美好。
善于放下
你会感到没有了烦恼,一时间,看透了得失,战胜了自己,才懂得原来放下也是一种快乐。
学会吃亏
你会体会到原来自己不是孤独的,才理解吃亏是福,吃亏是一种“快乐”的投资。
偶尔糊涂
你会感到“难得糊涂”的真谛,方懂得做人有时少一些计较,会多一份美丽。
学会包容
你会感到周围充满友善的目光,才会明白包容是金的道理。
远离抱怨,我们才能给自己和身边的人一个健康美丽的世界。
76岁的林老太太怎么也不会想到,2年多前误吞的枣核,竟然让自己住进了医院。
5月10日晚上,因为剧烈腹痛和呕吐,家住余杭的林老太太被送进了省某医院急诊室,医生诊断的结果是急性腹膜炎,有肠穿孔的可能。
是什么引起的肠穿孔?12日的剖腹探查得出了答案。
“腹腔内的黄色脓液约500毫升,小肠空回肠交界处的肠管弥漫脓苔。”负责林老太太的手术医生说,最后在距离回盲部约100厘米处肠管内发现了异物。两端尖尖,取出来一看,是一枚大枣核。而看形状色泽,这颗枣核应该卡在患者肠内已有两三年时间。
看到医生手术取出来的大枣核,林老太太才想起,自己在2013年11月的时候,曾经吃过新疆大枣。“那之后莫名其妙地一直腹部疼痛,时好时坏。”
医生分析说,枣核经历了长距离的“旅行”后未能顺利排出体外,而是一头扎进了肠壁“安营扎寨”。枣核尖慢慢刺破肠壁,细菌和毒素流进肚子里,引发了感染。
好在目前老太太病情平稳,在进一步恢复中。
胃肠外科主任医师说,老年人因为肠道蠕动比较弱等原因,误吞枣核容易发生意外。“一旦误吞了异物,千万别用土办法,比如进食馒头、饭团等,应该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且越早越好,这样枣核更容易取出,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就越低。”
主任医师说,医院里每年都会有吃杨梅核引起肠梗阻、甚至肠胃穿孔的病人。“民间流传这样一个说法:话梅核、杨梅核吞下去,可以把肚子里的脏东西带出来。这个其实没有科学道理。杨梅核虽然不至于戳破肠子,但小孩和消化功能不好的老人如果吞多了,就可能造成急性肠梗阻。”
空姐突然“恐飞” 上飞机就发抖冒汗
杭州一名年轻漂亮的空姐,在工作2年之后,开始恐惧“上天”,一上飞机就焦躁不安,差点辞了职。
前不久,她到杭州市某医院看病,巧的是在医院里竟然碰上了飞行员同事,似乎殊途同归——两个人只能尴尬地一笑而过。
突然恐惧自己的工作,这是为什么?经过医生鉴定,两个人都是情绪异常,焦虑、紧张,甚至出现了抑郁的倾向,而原因可能就出自过大的工作压力。
已经当了两年空姐的她
突然一上天就发抖冒汗
单姑娘(化名),24岁,个子超过1米7,身材苗条,长相标致,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空姐。这可是她的理想职业。
“一般人都会觉得空姐光鲜漂亮,但是辛苦并不被人知道。”单姑娘说。经常说飞就飞,甚至半夜接到命令都得立马准备行李。和同事在一起的时间超过家人,节假日也很少能在家里过。碰到一些难缠的客人,依然需要保持微笑,还要做出及时应对。“委屈只能自己消化。”她说。
2年的飞行经验,她对工作已经驾轻就熟。可是前阵子,她觉得自己的情绪发生了变化。只要一登上飞机,就开始害怕。“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单姑娘自己也很不解,为什么只要一起飞,就开始发抖,心里非常慌,手心不停地出汗。“内心很痛苦,还要强装微笑,真的很难受。”
由于恐惧“上天”,原本很阳光的单姑娘变得憔悴。“我想辞职的,可是家人不同意,觉得这是一份好工作,要我坚持。”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情况并没有好转,工作上也频频出错。
无奈,在家人的陪同下,单姑娘来到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
资深飞行员突遭情绪低谷
不得不申请减少飞行
碰巧的是,当时同样接受治疗的还有单姑娘的同事柳先生(化名)。他40多岁,当飞行员也超过10年了。
在外人看来,柳先生的事业蒸蒸日上,夫妻和睦,儿子也上中学了。他的生活也很健康,虽然工作很忙,但只要有时间就会坚持每天跑步,也没有不良嗜好。
但就在前段时间,他的心情骤变,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能集中,心烦气躁。“工作中我只能尽最大努力去控制,不要出错。”柳先生坦言,意识到自己的变化,他申请了尽量少飞。
问起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其实我始终是很喜欢这份工作的。但说实话,压力和强度非常大。”因为他的飞行航线一般比较偏,还经常有红眼航班,所以和单姑娘一样,机动性很强。再加上儿子不爱学习等一些家庭原因,让他倍感疲倦,睡眠不好,社交也在减少。
原本一个看上去好好的人,为什么会突然遭遇情绪低谷,还很难走出来?情感障碍科主任解释,有时候情绪的变化,并非只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自身也在不断变化,只不过我们发觉不到,“就像压力,有时候是无形的,嘴巴上说没压力,其实压力已经影响到人了,而变化往往被人忽视。”
-
老年人不宜多走卵石路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内,用鹅卵石铺就的健身路往往成为健身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的钟爱。但运动医学专家却指出,老年人长时间走这
-
日本流行福寿操可助老人睡眠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个动作,对改善老年人的睡眠会很有帮助。第一节活动脖颈:头向前倾,直到感觉肌肉有些抽紧,持续10秒钟。前
-
玉米粒饼的做法_玉米粒饼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玉米粒饼是很常见的,对这样食物吃的时候,完全是可以放心进行,吃这类食物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不过在
-
清炖羊排的家常做法_羊排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羊排其实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欢
-
糖衣花生米的做法 _花生米_怎么做_家常做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糖衣花生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精品包装的和散装零售的。其实糖衣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