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食“参”进补 人参补气党参补血

秋季食“参”进补 人参补气党参补血

中医常说,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现在正值秋季,养生时应当注意“养收”。养生要做到顺时养生,秋季养生要做到去燥养阴补气,秋季时节非常适宜滋补,那么秋季时节食用哪些食材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各种人参的功效。

人参

具有滋补强壮,大补元气之功效,在临床中很多慢性疾病,危重急症,应用人参后,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应用范围广阔。但人参是一种补气药,体质壮实的人服用后反而会导致闭气,出现胸闷腹胀等症。

红参

红参性温味甘,是一种经过蒸煮后的人参,香味较浓,色呈暗红。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长于振奋阳气。适用于气虚及阳虚体弱者,冬天怕冷、阳虚明显者服用有显著效果。但如无阳虚体征,或高血压、阴虚火旺或急性病等患者,忌用红参。

白参

白参又称生晒参,同是人参,由于白参的加工方法比较简单,其有效成分同红参不尽相同,若要服人参,以选红参为好。红参偏温,白参偏凉。如兼咽干燥等阴虚症状,则用白参为宜。

党参

性平味甘,具有补气养血、和脾胃及生津之功。其效与人参相近,但作用比人参弱,在没有人参的情况下,常可以常参代之。较难得的是人参补气缺补血之功,而党参则气血双补。

西洋参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洋参、美国人参等。原产地在美国和加拿大,但我国临床应用最早,用量也最大。

补性温和,一年四季皆可应用,有镇静作用,其对肺结核、冠心病、热病后气阴两伤有一定疗效。西洋参具有较强的养阴益气作用,并有提高免疫功能作用。

太子参

性平味甘,是补气药中的一味清补之品,具补气生津之功效,常用于久病气生津之功效,常用于久病气阴两亏的病人,但补气作用不如人参、党参,其生津作用和西洋参类同,可代替西洋参用。由于其补气而不生燥热。对于儿童尤为适宜。

沙参

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咽喉干疼,咳嗽等,经以沙参为主组成沙参麦冬汤治疗,能够很快恢复,特别是讲话较多的职业,可浸水饮用。

由此看见,滋阴降火的西洋参适合更多的人。西洋参补而不燥,可以冲水饮用、煲汤、煮粥、入菜,也可以直接切片含在口中。久病体虚的人士需要进补人参时,首选“生晒参”。如果病人服用后出现口干舌燥、鼻子出血等症状时,中医称为“不受补”,可以选择药性偏凉的西洋参。肿瘤病人可以选择“红参”,如果出现“不受补”的状况,也可改用西洋参。

人参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是珍贵的滋补食材,当然食用人参的时候也有很多的禁忌,如食参的时候不能饮茶,吃人参的时候也不能吃萝卜,注意这些饮食禁忌才能收到更好的滋补功效。

好文推荐:

秋季补血吃什么?推荐8大补血食物 >>>

四种干果用来补血效果甚佳 >>>

八款药膳帮你补血改善气血虚弱 >>>

生活中最常见的九种食物可以补血 >>>